出自宋代曾豐《望岳》:
方岳分為五太宗,江南崒嵂祝融峰。
中天自立如皇極,支嶠相歸若附庸。
湖不多浮為所鎮(zhèn),斗猶小退避其衡。
太高要以卑為德,七十二君休更封。
注釋參考
方岳
見“ 方岳 ”。
亦作“ 方岳 ”。1.四方之山岳。古指東岳 泰山 、西岳 華山 、南岳 霍山 (一指 衡山 )、北岳 恒山 ?!稌ぶ芄佟罚骸巴跄藭r巡,考制度于四岳,諸侯各朝于方岳,大明黜陟?!?孔 傳:“覲四方諸侯,各朝于方岳之下,大明考績黜陟之法?!卑?,《舜典》“四岳羣牧” 孔穎達 疏:“《釋山》云: 泰山 為東岳, 華山 為西岳, 霍山 為南岳, 恒山 為北岳?!薄蹲髠鳌ふ压哪辍贰八脑馈?晉 杜預 注:“東岳 岱 ,西岳 華 ,南岳 衡 ,北岳 恒 ?!?宋 蘇軾 《策略》五:“昔之有天下者日夜淬厲……而五載一巡狩,朝諸侯於方岳之下?!?/p>
(2).指州郡?!顿Y治通鑒·魏明帝太和五年》:“ 寵 為 汝南 太守、 豫州 刺史二十餘年,有勛方岳。及鎮(zhèn) 淮南 , 吳 人憚之?!?南朝 陳 徐陵 《陳武帝下州郡璽書》:“卿等擁旄方岳,相任股肱?!?宋 葉適 《風雩堂記》:“今公久於侍從,勞於方岳,退而休之,無所復羨?!?清 姚鼐 《圣駕南巡賦序》:“王者兼覆九州,內(nèi)撫畿甸,外察方岳。”
(3).傳說 堯 命 羲 和 四子掌四岳,稱四伯。至其死乃分岳事,置八伯,主八州之事。后因稱任專一方之重臣為“方岳”。 南朝 宋 劉義慶 《世說新語·識鑒》:“時 殷仲堪 在門下,雖居機要,資名輕小,人情未以方岳相許?!?唐 楊炯 《瀘州都督王湛神道碑》:“遂罷方岳之官,仍居上臺之位?!薄独m(xù)資治通鑒·元順帝至正七年》:“右丞受天子命,為方岳重臣,不思執(zhí)弓矢討賊,乃欲自逸邪?” 明 何景明 《送熊廷振之楚藩》詩:“同榜衣冠照鄉(xiāng)里,十年名位登方岳?!?/p>
分為
判斷;斷定?!侗笔贰に斡蔚纻鳌罚骸笆菚r朝士皆分為 游道 不濟。”
太宗
太宗 (tàizōng) 開國第二代皇帝 the second empiror since founding of a country 高祖太宗法?!巍?王讜《雅量》江南
江南 (jiāngnán) 長江下游以南的地區(qū),就是江蘇、安徽兩省的南部和浙江省的北部 south of the lower reaches of the Changjiang River 江南草長,雜花生樹?!铣骸?丘遲《與陳伯之書》 江南好風景。——唐· 杜甫《江南逢李龜年》 能不憶江南?!啤?白居易《憶江南》 春風又綠江南岸。——宋· 王安石《泊船瓜洲》 泛指長江以南 south of the Changjiang River 江南出楠梓。——《史記·貨殖列傳》崒嵂
(1).高峻貌。 宋 陸游 《大寒》詩:“為山儻勿休,會見高崒嵂?!?清 李瀅 《望羅浮歌》:“石樓玲瓏 員嶠 見,鐵橋崒嵂青冥懸?!?/p>
(2).指高山。 明 蔣一葵 《長安客話·七家?guī)X》:“相將躋崒嵂,忽漫渡潺湲?!?/p>
祝融
(1).神名。 帝嚳 時的火官,后尊為火神,命曰 祝融 。亦以為火或火災的代稱。《國語·鄭語》:“夫 黎 為 高辛氏 火正,以淳燿敦大,天明地德,光照四海,故命之曰‘祝融’,其功大矣?!薄秴问洗呵铩っ舷摹罚骸捌渖?祝融 ?!?高誘 注:“ 祝融 , 顓頊氏 后, 老童 之子, 吳回 也,為 高辛氏 火正,死為火官之神?!?唐 張說 《蒲津橋贊》:“ 飛廉 煽炭, 祝融 理爐?!?清 趙翼 《八月二日天寧寺旁巽宮樓火》詩:“趨觀乃知此樓燬,剎竿突兀招 祝融 ?!?/p>
(2).神名。南方之神,南海之神?!豆茏印の逍小罚骸暗?奢龍 而辯於東方,得 祝融 而辯於南方。”《漢書·揚雄傳上》:“麗 鉤芒 與驂 蓐收 兮,服 玄冥 及 祝融 ?!?顏師古 注:“ 祝融 ,南方神?!?唐 韓愈 《南海神廟碑》:“考於傳記,而南海神次最貴,在北東西三神河伯之上,號為 祝融 ?!?/p>
(3).傳說中的古帝。 漢 王符 《潛夫論·五德志》:“世傳三皇五帝,多以為 伏羲 、 神農(nóng) 為二皇,其一者或曰 燧人 ,或曰 祝融 ,或曰 女媧 ,其是與非未可知也?!?/p>
(4).峰名。 衡山 的最高峰。據(jù)《路史》云, 祝融 葬 衡山 之陽,是以名之。 唐 韓愈 《謁衡岳廟》詩:“ 紫蓋 連延接 天柱 , 石廩 騰擲堆 祝融 ?!?宋 楊萬里 《送劉子思往衡陽》詩:“ 洞庭 昨夜起霜風,翩然欲登 石廩 與 祝融 。”
曾豐名句,望岳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