從宦辭人事,同塵即道心。
出自唐朝錢起《題秘書王迪城北池亭》
子喬來魏闕,明主賜衣簪。從宦辭人事,同塵即道心。
還追大隱跡,寄此鳳城陰。昨夜新煙雨,池臺清且深。
伏泉通粉壁,迸筍出花林。晚沐常多暇,春醪時獨(dú)斟。
西南漢宮月,復(fù)對綠窗琴。
注釋參考
從宦
(1).猶言做官。 南朝 梁 劉勰 《文心雕龍·時序》:“ 偉長 從宦於 青 土?!?唐 武元衡 《兵行褒斜谷作》詩:“矢槖弧室豈領(lǐng)軍,儋爵食祿由從宦?!?宋 蘇軾 《上神宗皇帝書》:“士大夫捐親戚,棄墳?zāi)梗詮幕蚂端姆秸?,宣力之餘,亦欲取樂,此人之至情也?!?/p>
(2).指家屬跟隨在任內(nèi)。 清 曾國藩 《陳岱云妻易安人墓志銘》:“吾妻從宦五年,既歿而斂,求衵衣,無一完者,吾之貧可知也?!?/p>
辭人
(1).辭賦作家。 漢 揚(yáng)雄 《法言·吾子》:“詩人之賦麗以則,辭人之賦麗以淫。” 北齊 顏之推 《顏氏家訓(xùn)·名實(shí)》:“遂設(shè)讌言,面相討試,竟日歡諧,辭人滿席?!?唐 歐陽詢 《道失》詩:“已惑 孔貴嬪 ,又被辭人侮?!?宋 歐陽修 《論水災(zāi)疏》:“辭人墨客,稱述本支之盛,為陛下歌之頌之,豈不美哉!”
(2).涉訟之人。 漢 王符 《潛夫論·愛日》:“百姓廢農(nóng)桑而趨府庭者……訟不訟輒連月日,舉室釋作,以相瞻視,辭人之家,輒請鄰里應(yīng)對送餉?!?/p>
同塵
(1).謂如灰塵之混雜異物。比喻混一、統(tǒng)一。語本《老子》:“和其光,同其塵,湛兮似或存?!?魏源 本義:“以塵之至雜而無所不同,則於萬物無所異矣?!?三國 魏 曹植 《帝堯贊》:“克平 共工 ,萬國同塵。”
(2).比喻與萬物一體。 唐 錢起 《題秘書王迪城北池亭》詩:“從宦辭人事,同塵即道心?!?/p>
(3).比喻混同于塵俗,不立異趣。 唐 楊炯 《益州新都縣學(xué)碑》:“道尊德貴,挫鋭同塵?!?/p>
(4).同路;同行。 晉 楊方 《合歡》詩之二:“來與子共跡,去與子同塵?!?南朝 宋 顏延之 《陶徵士誄》:“雖今之作者,人自為量,而首路同塵,輟涂殊軌者多矣?!?/p>
(5).指混同;混雜其中。 晉 葛洪 《抱樸子·廣譬》:“故廣車不能脅其轍以茍通於狹路;高士不能撙其節(jié)以同塵於隘俗?!?宋 司馬光 《孟嘗君歌》:“門下紛紛如市人,鷄鳴狗盜亦同塵?!?/p>
道心
(1).指天理,義理?!稌ご笥碇儭罚骸叭诵奈┪?,道心惟微。” 蔡沉 集傳:“心者,人之知覺,主於中而應(yīng)於外者也。指其發(fā)於形氣者而言,則謂之人心,指其發(fā)於義理者而言,則謂之道心?!?宋 葉夢得 《避暑錄話》卷上:“道心者,喜怒哀樂之未發(fā)者也?!?清 王夫之 《張子正蒙注·大心》:“其直指人心見性,妄意天性,不知道心,而以惟危之人心為性也?!?馮友蘭 等注:“ 宋 儒認(rèn)為道心就是天理,人心就是人欲。天理是精微的,人欲是危險的?!?/p>
(2).客觀事物最基本的精神。 漢 王充 《論衡·薄葬》:“事莫明於有效,論莫定於有證,空言虛語,難得道心,人猶不信?!?南朝 梁 劉勰 《文心雕龍·原道》:“爰自 風(fēng) 姓,暨於 孔氏 ,玄圣創(chuàng)典,素王述訓(xùn),莫不原道心以敷章,研神理而設(shè)教?!?陸侃如 注:“道是自然之道,那么道的心應(yīng)該指自然之道的基本精神?!?/p>
(3).佛教語。菩提心;悟道之心。 南朝 梁 慧皎 《高僧傳·yi{1-1}解四·釋道溫》:“yi{1-1}解足以析微,道心未易可測?!薄秹?jīng)·般若品》:“自若無道心,闇行不見道?!薄段饔斡洝返谝换兀骸爸灰娔前嗖恐泻鎏鲆粋€通臂猿猴,厲聲高叫道:‘大王若是這般遠(yuǎn)慮,真所謂道心開發(fā)也?!?/p>
錢起名句,題秘書王迪城北池亭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