出自宋代陳巖《天香嶺》:
日邊有詔起徵君,遙望長安隔萬云。
一炷清香天在上,徵君只欲斷知聞。
注釋參考
清香
清香 (qīngxiāng) 清淡的香味 delicate fragrance 則有荷葉之清香?!鳌?李漁《閑情偶寄·種植部》在上
(1).《書·呂刑》:“穆穆在上,明明在下?!?孔穎達(dá) 疏:“言 堯 躬行敬敬之道在於上位?!焙笠蛞浴霸谏稀弊鸱Q帝王。 唐 鄭萬鈞 《大唐故代國長公主碑》:“翌日,勑使來問,﹝公主﹞口自附奏:‘在上千萬珍重。’”
(2).在上位。對(duì)長輩或上司等的敬語?!端疂G傳》第八回:“ 林沖 執(zhí)手對(duì)丈人説道:‘泰山在上,年災(zāi)月厄,撞了 高衙內(nèi) ,吃了一場(chǎng)屈官司?!?清 孔尚任 《桃花扇·爭位》:“元帥在上,小將本不該爭論?!薄秲号⑿蹅鳌返诙换兀骸氨娙诉B忙一齊跪倒,口稱:‘太老爺在上,小人們都是些亂民?!?/p>
徵君
征士的尊稱?!逗鬂h書·黃憲傳》:“友人勸其仕, 憲 亦不拒之,暫到京師而還,竟無所就。年四十八終,天下號(hào)曰徵君。” 晉 皇甫謐 《高士傳·韓康》:“亭長以 韓徵君 當(dāng)過,方發(fā)人、牛修道橋。” 五代 張觀 《過衡山贈(zèng)廖處士》詩:“未向 漆園 為傲吏,定應(yīng)明代作徵君?!?清 戴名世 《李烈婦傳》:“其曾大父曰 鐘元 ,在 明 天啟 、 崇禎 間,以氣節(jié)名於時(shí),屢被徵召不出,天下所稱 孫徵君 者也?!?魯迅 《集外集拾遺·幫忙文學(xué)與幫閑文學(xué)》:“ 中國 是隱士和官僚最接近的,那時(shí)很有被聘的希望。一被聘,即謂之征君?!眳⒁姟?徵士 ”。
知聞
(1).知悉;知道。 三國 魏 鍾會(huì) 《檄蜀文》:“各具宣布,咸使知聞?!?唐 姚合 《送宋慎言》詩:“童稚便知聞,如今只有君。”
(2).通知,告知。 唐 李公佐 《南柯太守傳》:“王遽謂曰:‘親家翁職守北土,信問不絶。卿但具書狀知聞,未用便來?!?/p>
(3).消息。 唐 張鷟 《游仙窟》:“思神仙兮不可得,覓 十娘 兮斷知聞。”
(4).交結(jié);交往。 唐 杜牧 《宣州留贈(zèng)》詩:“為報(bào)眼波須穩(wěn)當(dāng), 五陵 游蕩莫知聞?!?宋 羅大經(jīng) 《鶴林玉露》卷十四:“﹝ tang{1|1}子西 ﹞后以黨禍謫 羅浮 ,作詩云:‘説與門前白鷺羣,也須從此斷知聞,諸公有意除鉤黨,甲乙推求恐到君。’”《剪燈新話·愛卿傳》:“妾即 羅氏 也。感君想念,雖在幽冥,實(shí)所惻愴,是以今夕與君知聞耳。”
(5).朋友。 唐 白居易 《黃石巖下作》詩:“教他遠(yuǎn)親故,何處覓知聞。” 宋 陸游 《舟中作》詩:“湖海飄然避世紛,汀鷗沙鷺舊知聞?!?/p>
陳巖名句,天香嶺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