推名利,付飄瓦,寄虛舟
出自宋代黃機《水調(diào)歌頭(次下洞流杯亭作)》:
金篆鎖巖穴,玉斧鑿山湫。
飛泉濺沫無數(shù),六月自生秋。
夭矯長松千歲,上有泠然天籟,清響眇難收。
亭屋創(chuàng)新觀,客鞅棹還留。
推名利,付飄瓦,寄虛舟。
蒸羔釀秫,醅甕戢戢蟻花浮。
喚取能歌能舞,乘興攜將高處,杯酌薦崑球。
徑醉雙股直,白眼視庸流。
注釋參考
名利
名利 (mínglì) 指名位和利益 fame and wealth 不求名利 清除名利思想飄瓦
(1).墜落的瓦片?!肚f子·達生》:“復(fù)讎者不折鏌干,雖有忮心者不怨飄瓦,是以天下平均?!?成玄英 疏:“飄落之瓦,偶爾傷人,雖忮逆褊心之夫,終不怨恨,為瓦是無心之物。”
(2).比喻外來的禍患。 宋 辛棄疾 《卜算子·用莊語》詞:“江海任虛舟,風(fēng)雨從飄瓦。醉者乘車墜不傷,全得於天也?!?/p>
(3).比喻飄忽無定的事物。 明 高瑞南 《新水令·悼內(nèi)》套曲:“人生大夢如飄瓦,早不覺兩髩青霜夢里華?!?/p>
(4).比喻無用或微不足道之物。 明 湯顯祖 《牡丹亭·謁遇》:“[浄:]疑惑這寶物欠真么?[生:]老大人,便是真,飢不可食,寒不可衣,看他似虛舟飄瓦?!?明 陳子龍 《結(jié)交絕交行》之二:“昔人絶交爭天下,今人翻覆爭飄瓦?!?/p>
虛舟
(1).無人駕御的船只。語本《莊子·山木》:“方舟而濟於河,有虛船來觸舟,雖有惼心之人不怒?!?宋 司馬光 《酬王安之聞罷真率會》詩:“虛舟非有意,飄瓦不須嗔?!?明 何景明 《內(nèi)篇》之一:“故陗壑之阻,盜賊弗怨;虛舟之觸,褊心弗怒:無意也?!?/p>
(2).比喻胸懷恬淡曠達。 唐 駱賓王 《秋日于益州李長史宅宴序》:“長史公玄牝凝神,虛舟應(yīng)物。” 清 錢謙益 《吏部文選清吏司員外郎張振秀授奉直大夫》:“朗鑑在心,虛舟應(yīng)物?!?/p>
(3).謂任其漂流的舟楫。常比喻人事飄忽,播遷無定。 唐 高適 《同薛司直諸公秋霽曲江俯見南山作》詩:“片云對漁父,獨鳥隨虛舟?!?金 盧摯 《折桂令·武昌懷古》曲:“身世虛舟,千載悠悠,一笑休休?!?清 劉荻 《題陳世長舫齋》詩:“想到虛舟百事慵,當(dāng)窗端只愛云峰?!?/p>
(4).輕捷之舟?!段倪x·謝靈運<游赤石進帆海>詩》:“溟漲無端倪,虛舟有超越?!?李周翰 注:“輕舟而進曰虛舟?!?/p>
黃機名句,水調(diào)歌頭(次下洞流杯亭作)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
- 3成語詞典