出自宋代王安石《感事》:
賤子昔在野,心哀此黔首。
豐年不飽食,水旱尚何有。
雖無剽盜起,萬一且不久。
特愁吏之為,十室災八九。
原田敗粟麥,欲訴嗟無賕。
間關幸見省,笞撲隨其后。
況是交冬春,老弱就僵仆。
州家閉倉庾,縣吏鞭租負。
鄉(xiāng)鄰銖兩徵,坐逮空南畝。
取貲官一毫,奸桀已云富。
彼昏方怡然,自謂民父母。
朅來佐荒郡,檁檁常慚疚。
昔之心所哀,今也執(zhí)其咎。
乘田圣所勉,況乃余之陋。
內(nèi)訟敢不勤,同憂在僚友。
注釋參考
內(nèi)訟
內(nèi)心自責?!墩撜Z·公冶長》:“吾未見能見其過而內(nèi)自訟者也?!?何晏 集解引 包咸 曰:“訟,猶責也。言人有過,莫能自責?!薄稌x書·蔡謨傳》:“且歸罪有司,內(nèi)訟思愆。若遂致之于理,情所未忍?!?宋 王安石 《感事》詩:“內(nèi)訟敢不勤,同憂在僚友?!?謝覺哉 《姜夢周同志傳》四:“這就是 夢周 同志的品質(zhì)--最優(yōu)秀的gong{1*1}產(chǎn){1*1}黨人品質(zhì),如果說別人的好,是‘勉強而行之’(經(jīng)過內(nèi)訟與自省的)或‘利而行之’(有所為),那么, 夢周 同志算得上是‘安而行之’了?!?/p>
不勤
(1).不勤勞,不勞苦?!墩撜Z·微子》:“四體不勤,五穀不分,孰為夫子。”《管子·大匡》:“有土之君不勤于兵,不忌于辱,不輔其過,則社稷安。”《左傳·襄公四年》:“以德綏戎,師徒不勤?!?/p>
(2).不盡,不窮竭?!独献印罚骸熬d綿若存,用之不勤?!?任繼愈 注:“《淮南子·主術訓》:‘力勤財匱’,勤,即‘盡’?!?/p>
同憂
(1).一同憂慮;一同憂愁。《逸周書·大戒》:“連官集乘,同憂若一?!?三國 魏 曹冏 《六代論》:“朝無死難之臣,外無同憂之國。” 宋 陳師道 《寄潭州張蕓叟》詩之二:“賦詩真有助,弔古不同憂?!?元 宮天挺 《范張雞黍》第二折:“我和他一處行,一處歇,戚同憂,喜同悅?!?/p>
(2).謂遭遇相同。 明 何景明 《嗟哉行》:“同病者憐,同憂者嘆?!?/p>
僚友
僚友 (liáoyǒu) 官職相同的人 colleague 僚友稱其弟也?!抖Y記·曲禮上》王安石名句,感事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