出自宋代虞儔《游虎丘再用韻》:
虎丘欲到幾年華,靈運何妨不在家。
風(fēng)艇也遭新壩阨,芒鞋可憚去途賒。
禪心默會點頭石,幻化應(yīng)羞解語花。
憶昔吳王舊池館,一堪行樂一堪嗟。
注釋參考
禪心
佛教用語。謂清靜寂定的心境。 南朝 梁 江淹 《吳中禮石佛》詩:“禪心暮不雜,寂行好無私?!?宋 黃庭堅 《聽崇德君鼓琴》詩:“禪心默默三淵靜,幽谷清風(fēng)淡相應(yīng)?!薄都t樓夢》第九一回:“禪心已作沾泥絮,莫向春風(fēng)舞鷓鴣。” 郁達夫 《毀家詩紀(jì)》之十五:“禪心已似冬枯木,忍真拖泥帶水行?!?/p>
默會
暗自領(lǐng)會。 明 方孝孺 《醫(yī)原》:“術(shù)之精微可以言語授,而非言語所能盡;可以度數(shù)推,而非度數(shù)所能窮。茍不默會於心,而欲持昔人一定之説,以應(yīng)無涯之變,其不至於遺失者寡矣?!?清 李漁 《閑情偶寄·詞曲下·賓白》:“即使一句賓白不道,止唱曲文,觀者亦能默會,是其賓白繁減可不問也。”
點頭
點頭 (diǎntóu) 快速地向前低頭;作為 表示而向前低頭 nod;approve幻化
幻化 (huànhuà) 變幻,奇異的變化 miraculously transformed into;change and disappear 雪后的山谷,幻化成一個奇特的玻璃世界解語花
(1).會說話的花。 五代 王仁裕 《開元天寶遺事·解語花》:“ 明皇 秋八月, 太液池 有千葉白蓮數(shù)枝盛開,帝與貴戚宴賞焉。左右皆嘆羨,久之,帝指貴妃示於左右曰:‘爭如我解語花?’”
(2).比喻美女。 元 白樸 《梧桐雨》第三折:“眼兒前不甫能栽起合歡樹,恨不得手掌里奇擎著解語花?!?明 唐寅 《花月吟效連珠體》之九:“多情月照花間露,解語花搖月下風(fēng)?!?清 趙翼 《題女史駱佩香秋燈課女圖》詩:“一個嬌娃解語花,綺窗親課秋宵讀?!?/p>
虞儔名句,游虎丘再用韻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