出自唐代杜甫《醉歌行》:
陸機二十作文賦,汝更小年能綴文。
總角草書又神速,。
世上兒子徒紛紛。
驊騮作駒已汗血,鷙鳥舉翮連青云。
。
詞源倒流三峽水,筆陣獨掃千人軍。
只今年才十六七,。
射策君門期第一。
舊穿楊葉真自知,暫蹶霜蹄未為失。
。
偶然擢秀非難取,會是排風有毛質(zhì)。
汝身已見唾成珠,。
汝伯何由發(fā)如漆。
春光澹沱秦東亭,渚蒲牙白水荇青。
。
風吹客衣日杲杲,樹攪離思花冥冥。
酒盡沙頭雙玉瓶,。
眾賓皆醉我獨醒。
乃知貧賤別更苦,吞聲躑躅涕淚零。
注釋參考
何由
亦作“ 何繇 ”。1.從何處,從什么途徑?!冻o·天問》:“上下未形,何由考之?” 漢 王褒 《四子講德論》:“僕雖嚚頑,愿從足下。雖然,何由而自達哉!” 唐 王昌齡 《送韋十二兵曹》詩:“出處兩不合,忠貞何由伸?” 宋 蔡絛 《鐵圍山叢談》卷六:“ 晉 張華 有鸚鵡,每出還,輒説僮僕好惡。一日,寂無言; 華 問其故,曰:‘被禁在甕中,何繇得知?’” 魯迅 《野草·墓碣文》:“痛定之后,徐徐食之。然其心已陳舊,本味又何由知?”
(2).怎能。 南朝 宋 謝靈運 《石門新營所住四面高山迴溪石瀨修竹茂林》詩:“美人游不還,佳期何由敦?”《宋書·沉慶之傳》:“治國譬如治家,耕當問奴,織當訪婢。陛下今欲伐國,而與白面書生輩謀之,事何由成?” 明 劉基 《次韻和脫因宗道感興》詩之三:“路遠無羽翼,何由得飛還?”《醒世恒言·李玉英獄中訟冤》:“稍加責罰,此輩就到家主面前輕事重報,説你怎地凌虐。妹夫必然著意防范,何繇除得?”
(3).因何。 清 姚衡 《寒秀草堂筆記》卷三:“有云 太倉 王宮詹 ,藏 宋 搨《十三行》,一字無損。然與《玉版》對觀,無少差,信為《玉版》未損時之拓也。何由落水,以致剝漶?或造物忌之邪?”
杜甫名句,醉歌行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
- 瓊枝應(yīng)比凈,鶴發(fā)敢爭先。作者:錢起作品:省中對雪寄元判官、拾遺昆季
- 女子五人,已嫁二人,進士周奉先、泰州泰興縣令陶舜元作者:王安石作品:泰州海陵縣主簿許君墓志銘
- 炎上潤下火兼水,無燥無烈無圮毀
- 山市人經(jīng)饑饉後,孤生身老道途中。
- 文陛彯纓空自愧,香山蠟屐與誰登作者:楊億作品:梁大諫自鳳翔乞留臺寄詩言志次韻酬之
- 我栽苦瓠連根苦,君種甜瓜苦更多
- 談笑功名在鐘鼎,卵破草折驅(qū)胡兒作者:鄧肅作品:再韻明復(fù)和來
- 當時旁舍基猶在,回首垂髫鬢已斑
- 師訓(xùn)勤誠數(shù)十年,此心端不愧高天作者:孫應(yīng)時作品:奉和家大人將赴官舍留示及門之作
- 久持邦柄擅斯文,卻掃丘園脫世紛作者:蘇頌作品:開府潞公太師得謝西歸謹賦七言四韻詩五首拜
- 3對立面