出自宋代趙汝鐩《泛洞庭》:
解維武陵岸,江肥雨新止。
兼程趨洞庭,勢疾建瓴比。
銀光吞上下,莫辨天與水。
我乃航其間,滉瀁藉一葦。
吏塵貯兩袖,到此劃湔洗。
黃昏打頭風,洪波半空起。
舟子惶束手,喧呼互排底。
有篙無處著,有纜無地艤。
鐵索二百丈,牽貓臥沙底。
進難退不可,簸弄任所以。
巨浪聲洪鐘,合力撞舟尾。
一撞心一折,通夕不知幾。
刻燭驗天明,狂勢稍披靡。
卷索急飛櫓,半晝見涯涘。
危命脫針{1|1}孔,再生自今始。
人言岳州程,風便五日耳。
漂滯費半月,初意所不擬。
粉堞俄在眼,層樓九霄峙。
憑欄氣方豁,東望酸徹髓。
前日我片帆,掀舞怒濤裹。
羊腸百八盤,行路難如此。
今知驚浪上,羊腸尚可履。
在家貧亦好,身安門掃軌。
鼾鼻喧千窗,風波盡千里。
注釋參考
其間
其間 (qíjiān) 在中間 in; between them 兩幢房子及夾在其間的院子 頹然其間者?!巍?歐陽修《醉翁亭記》 北與寇往來其間?!巍?文天祥《指南錄后序》 袍敝衣處其間?!鳌?宋濂《送東陽馬生序》 時出于其間焉?!淘唷秷D畫》 指某一段時間 in 參加這項工作已有半年了,這其間,他學到不少新的知識滉瀁
(1).水深廣貌?!度龂尽侵尽ぱC傳》:“加又洪流滉瀁,有 成山 之難,海行無常,風波難免?!?唐 柳宗元 《夢歸賦》:“歘騰踴而上浮兮,俄滉瀁之無依?!?蔣之翹 注:“滉瀁,深廣貌?!?清 黃遵憲 《游箱根》詩:“舉國無名川,一湖何滉瀁!”
(2).指大水。 晉 葛洪 《抱樸子·崇教》:“或浮文艘於滉漾,布密網(wǎng)於緑川。” 唐 柳宗元 《法華寺石門精室》詩:“壍峭出蒙籠,墟嶮臨滉瀁。” 清 黃景仁 《由慈光寺至老人峰》詩:“一泉噴巖下,陰磵走滉瀁?!?/p>
(3).泛指光、影等搖動、晃蕩。 宋 司馬光 《翠漪亭》詩:“雕簷日華動,滉瀁照漪漣。” 明 張景 《飛丸記·故舊存身》:“夜色蒼茫,愁云滉瀁,夢中喚醒徬徨。”
(4).猶渺茫。 清 戴名世 《老子論》上:“而 老氏 所言,皆行己治人、涉歷世故之道,初非等於頽墮滉瀁不可致詰者?!?/p>
一葦
《詩·衛(wèi)風·河廣》:“誰謂河廣,一葦杭之?!?孔穎達 疏:“言一葦者,謂一束也,可以浮之水上而渡,若桴栰然,非一根葦也。”后以“一葦”為小船的代稱。《三國志·吳志·賀邵傳》:“臣聞否泰無常,吉兇由人, 長江 之限不可久恃,茍我不守,一葦可航也?!?宋 蘇軾 《游武昌寒溪西山寺》詩:“今朝橫江來,一葦寄衰朽?!?明 劉基 《旅興》詩之一:“那無一葦航,繁念空悠悠?!?清 林則徐 《中秋炮臺眺月》詩:“日午潮回擢東指,順流一葦如輕鷗?!?/p>
趙汝鐩名句,泛洞庭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