出自宋代袁說友《十月雪四日》:
夜來風絮鳴觚棱,紛綠消息何頻仍。
不堪十月已四白,豈暇一歲夸三登。
祁寒未必小民怨,哭雪政恐樵夫憎。
窮閻冷市糴貴谷,破灶濕葦燒層冰。
寒窗又凍詩翁筆,清夜誰憐貧婦織。
人言宜瑞不宜多,官放論錢不論日。
請君高吟祈碧蒼,愿天今夕開扶桑。
寄語龍公且相恤,忍待明年莫倉卒。
注釋參考
人言
[people's words] 人們的評論,別人的議論
詳細解釋(1).別人的評議。《左傳·昭公四年》:“禮義不愆,何恤於人言?!?宋 蘇軾 《次韻滕大夫》之三:“早知百和俱灰燼,未信人言弱勝強。”《二刻拍案驚奇》卷十二:“ 晦翁 認是大姓力量大,致得人言如此?!?/p>
(2).人的言語。 唐 儲光羲 《昭圣觀》詩:“石池辨春色,林獸知人言?!?/p>
(3).pi{1~1}霜的別名。 明 李時珍 《本草綱目·金石·砒石》:“砒,性猛如貔,故名。惟出 信州 ,故人呼為信石;而又隱信字為人言?!?清 劉獻廷 《廣陽雜記》卷一:“辟臭蟲方,用木瓜打碎,燒煙薰之,若加人言少許,其子粒粒皆爆碎?!?/p>
不宜
不宜 (bùyí) 不適合,不適宜 unsuitable;inappropriate 這種土壤不宜種花生放論
高談闊論?!妒酚洝だ献禹n非列傳論》:“ 莊子 散道德,放論,要亦歸之自然?!?聶紺弩 《從沉從文筆下看魯迅》:“臧否人物,放論文章?!?/p>
不論
不論 (bùlùn) 不進行深入討論、考察或評論 not elaborate on 是好人多還是壞人多,他就置之不論了 不論 (bùlùn) 表示條件或情況不同而結果不變,下文多用“都、總”與它呼應 regardless of;irrespective of 不論是教師,還是學生,都應該努力學習 無論,不管 no matter 不論你走到那里,都別把我忘了袁說友名句,十月雪四日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