出自宋代王洋《賀張帥》:
日邊春早帝王州,花滿黃堂壽醑浮。
世有忠嘉扶社稷,天教勛業(yè)紹箕裘。
稀鳴枹鼓無(wú)偷市,屢敞圜扉罷慮囚。
已佩荷囊簉鴛鷺,徑將名姓覆金甌。
注釋參考
鳴枹
擊鼓;鳴鼓。 唐 柳宗元 《答劉連州邦字》詩(shī):“負(fù)弩啼寒狖,鳴枹驚夜狵。”集注引 韓醇 曰:“枹,擊鼓杖也。”
圜扉
獄門(mén)。亦借指為牢獄。 南朝 齊 王融 《三月三日曲水詩(shī)序》:“稀鳴桴於砥路,鞠茂草於圜扉。” 唐 駱賓王 《獄中書(shū)情通簡(jiǎn)知己》詩(shī):“圜扉長(zhǎng)寂寂,疏網(wǎng)尚恢恢?!?陳熙晉 箋注:“圓扉,獄戶以圓木為扉也?!?唐 薛用弱 《集異記·凌華》:“ 華 昔日曾宰 劇縣 ,甚著能績(jī),后有缺行敗其成功,謫官圜扉,伺其修省。” 明 沉鯨 《雙珠記·刑逼成招》:“我身居囹圄,役在圜扉?!?明 張煌言 《祭四叔父文》:“今逆虜棄天經(jīng),斁人彝,株連波累,致叔父畢命圜扉。”
慮囚
訊察記錄囚犯的罪狀。慮,通“ 録 ”?!稘h書(shū)·雋不疑傳》“每行縣録囚徒還” 唐 顏師古 注:“省録之,知其情狀有寃滯與不也。今云‘慮囚’,本録聲之去者耳?!薄杜f唐書(shū)·德宗紀(jì)下》:“庚午,命有司慮囚,旱故也?!?宋 王觀國(guó) 《學(xué)林·慮囚》:“ 前漢 、 后漢 皆稱録囚,《唐史》、《五代史》皆稱慮囚,二字皆是也?!?明 歸有光 《懷慶府推官劉君墓表》:“君嘗慮囚,一女子呼寃,君察其誣,繫獄已二十年,遂出之?!?清 蒲松齡 《聊齋志異·冤獄》:“令方慮囚,忽一人直上公堂,怒目視令而大駡?jiān)唬骸绱藨|憒,何足臨民!’”
王洋名句,賀張帥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