平戎正倚二三策,招隱休論大小山
出自宋代李流謙《任德廣通判拉游長松以詩見貽次其韻》:
鷺行鴛列幾時(shí)還,虎豹何曾限九關(guān)。
雜沓群公半天上,婆娑老子但塵間。
平戎正倚二三策,招隱休論大小山。
浯水?dāng)嘌履ニ妆M,憑君染筆續(xù)彪斑。
注釋參考
平戎
原謂與 戎 人媾和。后指對(duì)外族采取和解政策,或平定外族?!蹲髠鳌べ夜辍罚骸?齊侯 使 管夷吾 平 戎 于王,使 隰朋 平戎于 晉 。” 杜預(yù) 注:“平,和也?!?唐 王維 《奉和圣制賦樂賢詩應(yīng)制》:“將非富民寵,信以平戎故?!?宋 張孝祥 《踏莎行》詞:“日月開明,風(fēng)云感會(huì)。切須穩(wěn)上平戎計(jì)?!?清 孫枝蔚 《記夢(mèng)》詩:“開筵為賞平戎策,下馬先成露布文。”
二三
(1).謂不專一;反復(fù)無定。《書·咸有一德》:“德唯一,動(dòng)罔不吉;德二三,動(dòng)罔不兇。” 孔 傳:“二三,言不一?!薄稌x書·慕容垂載記》:“雖曰君臣,義深父子,豈可因其小隙,便懷二三?!?宋 文天祥 《羅融齋墓志銘》:“不以利害為二三。其忠信如此。”《醉醒石》第四回:“這事斷要死爭(zhēng),二三不得的?!?/p>
(2).約數(shù),不定數(shù)。表示較少的數(shù)目,猶言幾。《國語·吳語》:“﹝ 越王 ﹞曰:‘ 勾踐 用帥二三之老,親委重罪,頓顙於邊?!?漢 王褒 《僮約》:“日暮以歸,當(dāng)送乾薪二三束。” 唐 皎然 《詠小瀑布》:“瀑布小更奇,潺湲二三尺?!薄端疂G傳》第五七回:“ 呼延灼 吃了一驚,便叫酒保引路,就田塍上趕了二三里?!?石楠 《張玉良傳》:“她一定會(huì)興奮得兩頰泛上荷紅,上面滴灑著二三點(diǎn)露珠?!?/p>
(3).約數(shù),不定數(shù)。謂二成或三成。 漢 班固 《西都賦》:“草木涂地,山淵反覆,蹂躪其十二三,乃拗怒而少息?!?清 李漁 《奈何天·逃禪》:“正是不如意事常八九,可與人言無二三?!?/p>
(4).約數(shù),不定數(shù)。謂第二或第三。 宋 陳亮 《謝張侍御啟》:“第其度程,亦在二三之?dāng)?shù)?!?/p>
(5).約數(shù),不定數(shù)。猶言再三,多次?!栋儆鹘?jīng)·婦詐稱死喻》:“婦於后時(shí)心厭傍夫,便還歸家,語其夫言:‘我是汝妻?!虼鹬裕骸覌D久死,汝是阿誰?妄言我婦?!酥炼?,猶故不信。”
(6).即六。《文選·何晏<景福殿賦>》:“故載祀二三,而國富刑清。” 張銑 注:“二三,謂 明帝 六年也?!?/p>
招隱
(1).征召隱居者出仕。 唐 高適 《留別鄭三韋九兼洛下諸公》詩:“幸逢明盛多招隱,高山大澤徵求盡?!?明 楊慎 《春興》詩:“難教遲暮從招隱,擬把生涯學(xué)醉歌。” 清 周亮工 《與王啟伯總?cè)帧吩姡骸?小山 有賦人招隱,大樹無心世任看。”
(2).招人歸隱。 唐 駱賓王 《酬思玄上人林泉》詩:“聞君招隱地,髣髴 武陵 春。” 明 薛蕙 《草堂》詩:“珍重故人招隱意,草堂南郭可淹留?!?清 楊承憲 《三姝媚》詞:“拂拂空香,引訪秋騷客,來歌招隱?!?/p>
大小山
即大山小山。 唐 羅隱 《暇日投錢尚父》詩:“望高 漢 相東西閣,名重 淮王 大小山?!眳⒁姟?大山小山 ”。
李流謙名句,任德廣通判拉游長松以詩見貽次其韻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