出自宋代姜特立《借書戲作》:
無書閱市交何少,有書覓羊趣何卑。
爭似北鄰兩公子,不嫌俗士笑渠癡。
注釋參考
爭似
怎似。 唐 劉禹錫 《楊柳枝》詞:“城中桃李須臾盡,爭似垂楊無限時?!?宋 柳永 《慢卷紬》詞:“又爭似從前,淡淡相看,免恁牽繫。” 元 關漢卿 《金線池》楔子:“雖然故友情能密,爭似新歡興更濃?!?清 洪昇 《長生殿·密誓》:“問雙星,朝朝暮暮,爭似我和卿!”
北鄰
(1).指北方的鄰國?!稘h書·敘傳下》:“ 李廣 恂恂,實獲士心,控弦貫石,威動北鄰?!?顏師古 注:“北鄰,謂 匈奴 也?!?晉 潘尼 《皇太子集應令》詩:“圣朝命方岳,爪牙司北鄰。皇儲延篤愛,設宴送遠賓?!?/p>
(2).指在北側的鄰居。 唐 韋應物 《道晏寺主院》詩:“北鄰有幽竹,潛筠穿我廬?!?宋 范成大 《雪后守之家梅未開呈宗偉》詩:“北鄰小橫斜,蘚地可班荊。”
公子
公子 (gōngzǐ) 古代稱諸侯的兒子或女兒,后來稱豪門世家的兒子,也用來尊稱別人的兒子 son of a high official 大公子 公子為人,仁而下士。——《史記·魏公子列傳》俗士
(1).庸俗不高尚的人?!逗鬂h書·文苑傳·劉梁》:“常疾世多利交,以邪曲相黨,乃著《破羣論》。時之覽者,以為‘ 仲尼 作《春秋》,亂臣知懼;今此論之作,俗士豈不愧心?!?南朝 齊 孔稚珪 《北山移文》:“請迴俗士駕,為君謝逋客?!薄赌鲜贰ぱ魝鳌ず芜h》:“其所會遇,未嘗以顏色下人。是以多為俗士所疾惡。其清公實為天下第一。”
(2).見識淺陋的人。《三國志·蜀志·諸葛亮傳》“ 諸葛孔明 者,臥龍也,將軍豈愿見之乎” 裴松之 注引 晉 習鑿齒 《襄陽記》:“ 德操 曰:‘儒生俗士,豈識時務?識時務者在乎俊杰。此間自有伏龍、鳳雛。’” 宋 何薳 《春渚紀聞·記硯》:“或疑是 渾州 呂老 所作,而研首無‘呂’字,其製巧妙,非俗士所能為。” 魯迅 《漢文學史綱要》第四篇:“又有《對楚王問》,自辯所以不見譽于士民眾庶之故,先征歌曲,次引鯨鳳,以明俗士之不能知圣人。”
(3).未出家的世俗之士。 唐 韓愈 《別盈上人》詩:“山僧愛山出無期,俗士牽俗來何時?!?/p>
姜特立名句,借書戲作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