出自元朝鄭*《金縷衣》
秋半紅橋路。是曾孫、幾塵夙幸,此生奇遇。天上人間同宴集,仙樂風(fēng)飄處處。遍紛郁、非煙非霧。光近玉皇顏咫尺,共歡呼、鰲*霞觴舉。高會散,碧云暮。至今瑞鶴猶能舞。幾千年、同亭祠下,賽神簫鼓。再拜乞靈三奠酒,小駐霓旌容與。半隱約、如傳好語。為送維魚來入夢,向龍?zhí)?、時(shí)灑紛紛雨。齊和曲,踏歌去。
注釋參考
秋半
秋季過半之時(shí);中秋。 唐 韓愈 《獨(dú)釣》詩之四:“秋半百物變,溪魚去不來?!?唐 元稹 《酬樂天八月十五夜禁中獨(dú)直玩月見寄》詩:“一年秋半月偏深,況就煙霄極賞心。” 唐 姚合 《酬李廓精舍南臺望月見寄》詩:“遠(yuǎn)色當(dāng)秋半,清光勝夜初?!?/p>
橋路
橋上路面?!赌淆R書·王敬則傳》:“良由陂湖宜壅,橋路須通,均夫訂直,民自為用?!?唐 杜甫 《敝廬遣興奉寄嚴(yán)公》詩:“野水平橋路,春沙映竹村?!?/p>
鄭*名句,金縷衣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