出自唐代佚名《圓靈水鏡》:
浮光上東洛,揚(yáng)彩滿圓靈。
明滅淪江水,盈虛逐砌蓂。
。
不分沙岸白,偏照海山清。
練色臨窗牖,蟾光靄戶庭。
。
成輪疑璧影,初魄類弓形。
遠(yuǎn)近凝清質(zhì),娟娟出眾星。
注釋參考
浮光
(1).水面或物體表面反射的光。 南朝 陳 陰鏗 《渡青草湖》詩(shī):“帶天澄迥碧,映日動(dòng)浮光。” 唐 駱賓王 《在江南贈(zèng)宋五之問》詩(shī):“韞珠澄積潤(rùn),讓璧動(dòng)浮光?!?明 文徵明 《歲暮雪晴山齋小詩(shī)》之九:“朝日照盂盎,浮光上虛楹?!?/p>
(2).指浮動(dòng)的目光。 老舍 《蛤藻集·且說屋里》:“他的帶煙氣的臉上露出青筋,離離光光的眼睛放出一些浮光。”
東洛
指 洛陽(yáng) 。 漢 唐 時(shí)以 洛陽(yáng) 為東都,故稱。 唐 韓愈 《縣齋有懷》詩(shī):“求官去 東洛 ,犯雪過 西華 。” 錢仲聯(lián) 集釋引 王元啟 曰:“公于 貞元 十六年冬及明年冬,自 洛 再往京師。” 宋 唐庚 《有所嘆》詩(shī)之一:“近逃臺(tái)鼎居 東洛 ,聞道衣冠滿北軍?!眳⒁姟?東都 ”。
圓靈
天?!段倪x·謝莊<月賦>》:“柔祇雪凝,圓靈水鏡。” 李善 注:“圓靈,天也。”
佚名名句,圓靈水鏡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