九九道至成真日,三界四府朝元節(jié)
出自唐代鐘離權(quán)《贈(zèng)呂洞賓》:
知君幸有英靈骨,所以教君心恍惚。
含元殿上水晶宮,分明指出神仙窟。
大丈夫,遇真訣,須要執(zhí)持心猛烈。
五行匹配自刀圭,執(zhí)取龜蛇顛倒訣。
三尸神,須打徹,進(jìn)退天機(jī)明六甲。
知此三要萬神歸,來駕火龍離九闕。
九九道至成真日,三界四府朝元節(jié)。
氣翱翔兮神烜赫,蓬萊便是吾家宅。
群仙會(huì)飲天樂喧,雙童引入升玄客。
道心不退故傳君,立誓約言親灑血。
逢人兮莫亂說,遇友兮不須訣。
莫怪頻發(fā)此言辭,輕慢必有陰司折。
執(zhí)手相別意如何,今日為君重作歌。
說盡千般玄妙理,未必君心信也么。
子后分明說與汝,保惜吾言上大羅。
注釋參考
九道
(1).九州的道路。《左傳·襄公四年》:“芒芒 禹 跡,畫為九州,經(jīng)啟九道?!?杜預(yù) 注:“啟開九州之道?!薄妒酚洝ず忧罚骸半S山浚川,任土作貢,通九道?!?張守節(jié) 正義引 顏師古 曰:“通九州之道。”
(2).古人指日月運(yùn)行的軌道。 漢 王充 《論衡·說日》:“日月有九道。” 晉 成公綏 《天地賦》:“ 望舒 弭節(jié)於九道, 羲和 正轡於中黃?!?/p>
(3).指九河。 北魏 酈道元 《水經(jīng)注·濟(jì)水》:“昔 禹 脩九道,《書》録其功; 后稷 躬稼,《詩》列于雅?!?/p>
(4).猶言許多道。 唐 李白 《廬山謠》:“黃云萬里動(dòng)風(fēng)色,白波九道流雪山?!?唐 李白 《登梅崗?fù)鹆曩?zèng)族侄高座寺僧中孚》詩:“江水九道來,云端遙明沒。”
(5).九門學(xué)問。《鹖冠子·學(xué)問》:“如於初問,終於九道。一曰道德,二曰陰陽,三曰法令,四曰天官,五曰神徵,六曰伎藝,七曰人情,八曰械器,九曰處兵?!?/p>
成真
成仙。 明 屠隆 《綵毫記·夫妻玩賞》:“男子得道,隸籍 木公 ;女子成真,列名 金母 ?!?/p>
三界
(1).佛教指眾生輪回的欲界、se{1-1}界和無se{1-1}界。見《俱舍論·世分別品》。 晉 慧遠(yuǎn) 《沙門不敬王者論·求宗不順化》:“三界流動(dòng),以罪苦為場。化盡則因緣永息,流動(dòng)則受苦無窮?!?唐 寒山 《詩》之二一三:“可畏三界輪,念念未曾息?!?宋 王安石 《望江南·歸依三寶贊》詞:“三界里,有取總災(zāi)危。” 清 龔自珍 《最錄<列子>》:“ 莊子 見道十三四, 列子 見道十七八,丁da{1*1}法之未東,皆未脫離三界?!钡澜萄赜闷湔f而稍異。 唐 呂巖 《敲爻歌》:“似此逍遙多快樂,遨游三界最清奇?!?/p>
(2).猶三屆,三期?!对贰みx舉志二》:“都監(jiān)歷三界,陞務(wù)使,一周歲為滿,月日不及者通理。務(wù)使歷三界,陞提領(lǐng)?!?/p>
四府
(1). 西漢 以丞相、御史、車騎將軍、前將軍府為四府?!稘h書·趙充國傳》:“詔舉可護(hù)羌校尉者,時(shí) 充國 病,四府舉 辛武賢 小弟 湯 。” 王先謙 補(bǔ)注引 胡三省 曰:“丞相、御史、車騎將軍、前將軍府也?!?/p>
(2). 東漢 以太尉、司徒、司空、大將軍(或太傅)府為四府?!逗鬂h書·趙典傳》:“ 建和 初,四府表薦,徵拜議郎,侍講禁內(nèi),再遷為侍中。” 李賢 注:“四府,太尉、司徒、司空、大將軍府也?!薄逗鬂h書·虞詡傳》:“ 脩 ( 李脩 )善其言,更集四府,皆從 詡 議。” 李賢 注:“四府謂太傅、太尉、司徒、司空之府也?!?/p>
朝元
(1).古代諸侯和臣屬在每年元旦賀見帝王?!稑犯娂ぱ嗌涓柁o·周朝饗樂章》:“歲迎更始,節(jié)及朝元?!?唐 羅鄴 《歲仗》詩:“玉帛朝元萬國來,雞人曉唱五門開?!?明 唐寅 《嘉靖改元元旦作》詩:“一人正位山河定,萬國朝元日月明。”參見“ 朝正 ”。
(2).道教徒朝拜 老子 。 唐 初,追號(hào) 老子 李耳 為太上玄元皇帝。 唐 白居易 《尋郭道士不遇》詩:“郡中乞假來相訪,洞里朝元去不逢?!?前蜀 韋莊 《玉真觀尋趙尊師不遇》詩:“羽客朝元晝掩扉,林中一逕雪中微?!?宋 張孝祥 《望江南·南岳銓德觀作》詞:“朝元去,深殿扣瑤鐘?!薄斗馍裱萘x》第三八回:“大抵神道原是神仙做,只因根行淺薄,不能成正果朝元,故成神道?!?/p>
(3).道家養(yǎng)生法。謂五臟之氣匯聚于天元(臍)。 唐 呂巖 《別詩》之一:“朝朝煉液歸瓊壠,夜夜朝元養(yǎng)玉英?!眳⒁姟?五炁朝元 ”。
(4). 清 代朝考名次分一、二、三等,一等第一名稱朝元。參閱《清會(huì)典事例》卷三六、 商衍鎏 《清代科舉考試述錄》第三章第四節(jié)。
(5).見“ 朝元閣 ”。
鐘離權(quán)名句,贈(zèng)呂洞賓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