出自宋代鮮于侁《雜興三首》:
三王貴養(yǎng)老,取重在乞言。
酒醴副佳淆,黃發(fā)斯皤然。
朝廷本忠厚,風俗亦變遷。
豈意漢道微,侍中惟少年。
耆舊無備問,李公所以難。
注釋參考
漢道
(1). 漢 代的道統(tǒng)、國祚。《漢書·翼奉傳》:“今 漢 道未終,陛下本而始之,於以永世延祚,不亦優(yōu)乎?” 南朝 宋 顏延之 《赭白馬賦》:“ 漢 道亨而天驥呈才, 魏 德楙而澤馬効質?!?明 陳宗之 《漢道》詩:“ 漢 道昔云季,四海沸羣雄。”
(2).指 漢 兵所行的道路?!妒酚洝|越列傳》:“ 餘善 聞樓船請誅之, 漢 兵臨境,且往,乃遂反,發(fā)兵距 漢 道?!?/p>
(3).通往 漢 土的道路?!妒酚洝の髂弦牧袀鳌罚骸?夜郎 旁小邑皆貪 漢 繒帛,以為 漢 道險,終不能有也?!?/p>
侍中
古代職官名。 秦 始置,兩 漢 沿置,為正規(guī)官職外的加官之一。因侍從皇帝左右,出入宮廷,與聞朝政,逐漸變?yōu)橛H信貴重之職。 晉 以后,曾相當于宰相。 隋 因避諱改稱納言,又稱侍內。 唐 復稱,為門下省長官,乃宰相之職。 北宋 猶存其名, 南宋 廢?!稘h書·百官公卿表上》:“侍中、左右曹諸史、散騎、中常侍,皆加官……侍中、中常侍得入禁中?!薄缎绿茣ぐ俟僦疽弧罚骸?唐 因 隋 制,以三省之長中書令、侍中、尚書令共議國政,此宰相職也?!?清 袁枚 《隨園隨筆·古官尊卑不一》:“ 秦 漢 侍中本丞相史,不過掌虎子、捧唾壺等事。而 晉 以后之侍中,乃宰相也?!眳㈤啞段墨I通考·職官四》。
少年
少年 (shàonián) 古稱青年男子,現在指人大約十歲到十五歲這個階段 early youth (from ten to sixteen) 少年兒童讀物鮮于侁名句,雜興三首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
- 3威猛先生