出自宋代洪皓《次督洗泯韻》:
陰山趺坐匪逃秦,杖錫聊充觀國賓。
君已無家攜愛子,我雖有室別慈親。
頃年共詩同文館,今日俱為異域人。
千里遠(yuǎn)來當(dāng)洗拂,松醪未孰且休嗔。
注釋參考
陰山
陰山 (Yīn Shān) 中國內(nèi)蒙古自治區(qū)中部山脈。東西走向,包括狼山、烏拉山、色爾騰山、大青山等。山頂海拔2000—2400米。山地大部由古老變質(zhì)巖組成,在斷陷盆地中有沉積巖分布。煤、鐵和稀土金屬等礦藏豐富。以狼山最為干旱,大青山較濕潤。山坡低處為草地 the Yinshan Mountains趺坐
(1).盤腿端坐。 唐 王維 《登辨覺寺》詩:“輭草承趺坐,長松響梵聲?!?宋 費袞 《梁谿漫志·閑樂異事》:“迨夜入寢,有婢 杏香 奔告諸子曰:‘殿院咳逆不止若疾狀。’諸子亟走,至,則已趺坐,而一足猶未上,命其子為收之,纔畢而終?!?明 何景明 《明紹興府同知致仕進(jìn)階朝列大夫陶公行狀》:“嘗讀書 南禪寺 ,閉門誦習(xí),趺坐中夜?!?沉鈞儒 《趺坐》詩:“舉世囂囂我適靜,棕床趺坐作心觀?!眳⒁姟?趺跏 ”。
(2).見“ 趺座 ”。
逃秦
猶避 秦 。避亂。 唐 麴信陵 《移居洞庭》詩:“重林將疊嶂,此處可逃 秦 。” 宋 葉適 《余頃為中塘梅林詩他日來游復(fù)作》:“初如別逃 秦 ,疏附恥獨賢?!?/p>
杖錫
拄著錫杖。謂僧人出行。錫,錫杖,云游僧所持法器。 晉 廬山諸道人 《游石門詩》序:“釋法師以 隆安 四年仲春之月,因詠山水,遂杖錫而游?!?唐 崔顥 《贈懷一上人》詩:“傳燈遍都邑,杖錫游王公?!?明 宋濂 《佛慧圓明廣照無邊普利大禪師塔銘》:“師度不為時所容,與弟子 希昇 杖錫踰 濤江 而東,至 烏傷 之 伏龍山 ?!?清 孫枝蔚 《勸酒歌》之一:“正逢老僧杖錫來,見我相勸學(xué)參禪?!?/p>
觀國
指觀察國情。引申為從政?!兑住び^》:“觀國之光,利用賓于王?!薄端螘ば⑽涞奂o(jì)》:“內(nèi)難甫康,政訓(xùn)未洽,衣食有仍耗之弊,選造無觀國之美?!薄峨S園詩話補遺》卷四引 清 鄭德基 《贈隱者》詩:“讀書豈必皆觀國,學(xué)佛何須定出家?!?/p>
洪皓名句,次督洗泯韻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