出自宋代趙蕃《歸途馬上二首》:
赤時(shí)江南少,黃花秋后開。
禾場(chǎng)皆槀秸,茅屋半蒿萊。
負(fù)日兒童樂,背人鷗鳥猜。
歸心已飄忽,鞭影顧裴徊。
注釋參考
歸心
歸心 (guīxīn) 回家的念頭。即歸思 anxious to return home;nostalgia for home 朔風(fēng)動(dòng)秋草,邊馬有歸心?!獣x· 王讚《雜詩(shī)》 真心歸附 pay allegiance to 興滅國(guó),繼絕世,舉逸民,天下之民歸心焉。——《論語(yǔ)·堯日》 周公吐哺,天下歸心。—— 三國(guó)魏· 曹操《短歌行》飄忽
飄忽 (piāohū) (風(fēng)和云)等迅速飄移,輕快迅疾的樣子 drift 像波浪一樣隨風(fēng)起伏 mobile;uncertain 飄忽無(wú)跡鞭影
(1).馬鞭的影子。《景德傳燈錄·天臺(tái)豐干禪師》:“外道禮拜云:‘善哉世尊,大慈大悲開我迷云,令我得入?!獾廊ヒ选?阿難 問佛云:‘外道以何所證而言得入?!鹪疲骸缡篱g良馬,見鞭影而行?!?宋 陸游 《村居》詩(shī):“生憎快馬隨鞭影,寧作癡人記劍痕?!?金 元好問 《懷益之兄》詩(shī):“鞭影驚疲馬,鐘聲急暮禽?!?/p>
(2).借指鞭策自己的事物。 宋 楊億 《<景德傳燈錄>序》:“機(jī)緣交激,若拄于箭鋒;智藏發(fā)光,旁資于鞭影?!?宋 蘇軾 《靜常齋記》:“既以是為吾號(hào),又以是為吾室,則有名之累,吾何所逃。然亦趨寂之指南,而求道之鞭影乎?!?清 龔自珍 《自春徂秋偶有所觸拉雜書之漫不詮次得》詩(shī)之五:“傳聞智勇人,傷心自鞭影?!?/p>
裴徊
亦作“裵徊”。1.回環(huán)。 北魏 酈道元 《水經(jīng)注·穀水》:“又言遙遙九曲間,裴徊欲何之者也?!眳⒁姟?徘徊 ”。
(2).同“ 裴回 ”。 元 倪瓚 《戊寅十二月丹邱柯博士過(guò)林下賦詩(shī)次韻酬答》:“顧望思鬱紆,裵徊發(fā)悲吟?!?/p>
趙蕃名句,歸途馬上二首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
- 9熱狗生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