出自宋代哀長吉《瑞鶴仙》:
天基佳節(jié)后。
又詩詠嵩生,賢歌天佑。
千齡運(yùn)非偶。
慶一堂風(fēng)虎,云龍感召,相門華胄。
盛少屈、一錢太守。
聽吏歌、一逕棠陰,民頌兩岐麥秀。
知否。
海峰天柱,道骨仙風(fēng),總天所授。
席虛機(jī)右。
金甌下,署名久。
佇泥封飛下,沙堤歸去,指日家聲復(fù)舊。
年年獻(xiàn)、金鑒千秋,玉卮萬壽。
注釋參考
天柱
(1).古代神話中的支天之柱。《淮南子·墬形訓(xùn)》:“昔者 共工 與 顓頊 爭為帝,怒而觸 不周之山 ,天柱折,地維絶?!薄渡癞惤?jīng)·中荒經(jīng)》:“ 崑崙 之山有銅柱焉,其高入天,所謂天柱也,圍三千里周圓如削?!?唐 王勃 《秋日登洪府滕王閣餞別序》:“地勢極而南溟深,天柱高而北辰遠(yuǎn)。” 郭沫若 《女神·女神之再生》詩:“黨徒們呀,快把你們的頭顱借給我來!快把這北方的天柱碰壞!碰壞!”
(2).比喻負(fù)重任者。 田漢 《關(guān)漢卿》第五場:“可是自從讀了 文丞相 的《正氣歌》,才知道現(xiàn)在也還有這樣不愧前人的地維、天柱,這就大大增加了我的勇氣了。”
(3).耳的別名?!短接[》卷三六六引《長沙耆舊傳》:“太尉 劉壽 少遇相師,相師曰:‘耳為天柱,今君耳城郭,必典家邦。’”
(4).山名。在 山東 平度縣 北。 清 顧祖禹 《讀史方輿紀(jì)要·山東七·萊州府》:“ 天柱山 ,州( 平度州 )北五十里,絶頂巉巖,聳立如柱?!?/p>
(5).山名。又名 霍山 。在今 安徽 。 西漢 元封 五年(公元前106年) 武帝 南巡,登其山,號為南岳,即此?!妒酚洝ば⑽浔炯o(jì)》:“上巡 南郡 ,至 江陵 而東,登禮 潛 之 天柱山 ?!?裴駰 集解引 應(yīng)劭 曰:“ 潛縣 屬 廬江 , 南岳 霍山 也。”
(6).山名。在 浙江省 余杭縣 北。 清 顧祖禹 《讀史方輿紀(jì)要·浙江二·杭州府》:“﹝ 大滌山 ﹞其右為 天柱山 ,高六百六十丈……為第五十七福地。”
(7).山名。 陜西 岐山 的別名。 清 顧祖禹 《讀史方輿紀(jì)要·陜西四·鳳翔府》:“ 岐山 亦曰 天柱山 ?!?/p>
(8).星名。屬于東方七宿中的角宿?!稌x書·天文志上》:“三臺六星,兩兩而居,起文昌,列抵太微。一曰天柱,三公之位也?!薄缎墙?jīng)》卷上:“天柱五星在紫微宮內(nèi),近東垣,主建教等二十四氣也?!?/p>
道骨仙風(fēng)
謂有得道者及仙人的氣質(zhì)神采。 宋 程珌 《喜遷鶯·壽薛樞密》詞:“道骨仙風(fēng),安排頓著,須是人間紫府。” 元 岳伯川 《鐵拐李》第四折:“貧道再降臨凡世,度你個掌刑名主文司吏,因為有道骨仙風(fēng),誤墮入酒色財氣?!?明 馮夢龍 《雙雄記·龍神遣救》:“神功大力,有時濟(jì)困扶危,道骨仙風(fēng),儘可度人出世。”
成語解釋指有得道者及仙人的氣質(zhì)神采。道骨仙風(fēng)出處宋·程珌《喜遷鶯·壽薛樞密》詞:“道骨仙風(fēng),安排頓著,須是人間紫府?!笔褂美渖窆Υ罅?,有時濟(jì)困扶危,道骨仙風(fēng),盡可度人出世。★明·馮夢龍《雙雄記龍神遣救》哀長吉名句,瑞鶴仙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