出自宋代戴表元《陳晦父赴十三韻》:
古人取遠士,得一以為豪。
江左貢千百,選掄今始勞。
占對混童廝,趨蹌偕吏曹。
以茲寓繩準,棄髓索皮毛。
遂乃考卷業(yè),成文喧誦號。
其次嚴保舉,虛牘相籠叨。
富儒坐可得,貧儒走滔滔。
有司見其然,厭賤如蓬蒿。
誰知真儒者,理黜寧不遭。
陳生青紫門,佐書越江皋。
秩滿在選中,家寒無所操。
虞翻顯憑易,買臣進緣騷。
吳士例則然,且毋銜名高。
注釋參考
占對
應對,對答?!逗鬂h書·徐防傳》:“ 防 體貌矜嚴,占對可觀, 顯宗 異之?!薄杜f唐書·裴度傳》:“ 度 狀貌不踰中人,而風彩俊爽,占對雄辯,觀聽者為之聳然?!薄独m(xù)資治通鑒·宋仁宗天圣六年》:“ 綬 ( 宋綬 )攝太僕卿,陪玉輅,帝問儀物典故,占對辯給?!?/p>
趨蹌
(1).形容步趨中節(jié)。古時朝拜晉謁須依一定的節(jié)奏和規(guī)則行步。亦指朝拜,進謁。《詩·齊風·猗嗟》:“巧趨蹌兮。” 孔穎達 疏:“禮有徐趨疾趨,為之有巧有拙,故美其巧趨蹌兮?!?唐 元稹 《王悅昭武校尉行左千牛備身制》:“ 莊憲皇后 姪 王悅 等,或勛戚蔭餘,或公卿貴胤。佩觿有趨蹌之美,釋褐參侍從之榮?!?宋 王禹偁 《乞差官通攝謁廟大禮使表》:“既列三臺之首,合居五使之先。顧筋力之不支,慮趨蹌之失度。輒伸悃愊,冀免遣差。” 清 唐孫華 《偕夏重至國學觀古槐》詩:“推排列拜皆新貴,烏紗銀帶紛趨蹌。”
(2).指入朝做官,出仕。 明 湯顯祖 《陽谷主人飲》詩:“趨蹌乃人理,臥托非世資。”
(3).奔走侍奉。 宋 蘇舜欽 《應制科上省使葉道卿書》:“閣下以高文閎才都盛位,而某以吏屬,時得趨蹌左右?!?清 紀昀 《閱微草堂筆記·灤陽續(xù)錄二》:“ 劉德 狀貌如村翁,而臨陣鎮(zhèn)定乃爾!參將都司,徒善應對趨蹌耳?!?/p>
(4).奉承拍馬;阿附。 金 董解元 《西廂記諸宮調》卷七:“莫難道詩骨瘦嵓嵓,掂詳了這廝趨蹌,身分便活脫下 鐘馗 一二三?!?明 高明 《琵琶記·牛氏規(guī)奴》:“更羨他知書知禮,是一箇不趨蹌的秀才,若論他有德有行,好一位戴冠兒的君子?!?清 袁枚 《續(xù)新齊諧·淫諂二罪冥責甚怪》:“貧賤之人謀生不得,或奔走權門,或趨蹌富室,被人恥笑,亦是不得已之事?!?/p>
(5).疾行貌。 明 徐渭 《翠鄉(xiāng)夢》第二出:“這嘴臉便不像俺的爺,臨了那幾步趨蹌卻像得俺爺好。” 清 平步青 《霞外攟屑·論文上·羅臺山》:“﹝ 羅臺山 ﹞掌師子周旋趨蹌如往月時,由是門內外人始知公負奇力?!?/p>
(6).指音樂的板眼節(jié)奏。 宋 梅堯臣 《依韻和春日見示》:“龍咽嘹喨留行月,鳳翼趨蹌巧定場。”
吏曹
(1).官署名。 東漢 置,掌管選舉、祠祀之事。后改為選部, 魏 晉 以后改稱吏部。參閱《通典·職官五》。
(2).泛指官吏。 宋 葉適 《法度總論三·吏胥》:“吏曹清則庶務舉?!?許地山 《兇手》第一幕:“我是個秀才,你是個吏曹,大哥是個財主。”
戴表元名句,陳晦父赴十三韻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