顧惡如探湯,觸物類虛舟
出自宋代釋智圓《寄題梵天圣果二寺兼簡昭梧二上人》:
顧惡如探湯,觸物類虛舟。
他人莫已知,此道本吾求。
獨坐時相懷,斜陽照危樓。
注釋參考
探湯
(1).探試沸水。喻炙熱?!读凶印珕枴罚骸叭粘醭鰷鏈鏇鰶?,及其日中如探湯?!?唐 柳宗元 《夏夜苦熱登西樓》詩:“探湯汲陰井,煬灶開重扉。”
(2).探試沸水。形容戒懼?!墩撜Z·季氏》:“見善如不及,見不善如探湯。” 漢 張衡 《同聲歌》:“情好新交接,恐懔若探湯。” 晉 傅玄 《和班氏詩》:“ 秋胡 見此婦,惕然懷探湯?!?/p>
(3).探試沸水。比喻艱難痛苦之境。 前蜀 韋莊 《和鄭拾遺秋日感事一百韻》:“中原初縱燎,下國竟探湯。盜據 三秦 地,兵纏八水鄉(xiāng)。”
觸物
接觸景物、事物。 晉 張載 《七哀詩》之二:“哀人易感傷,觸物增悲心?!?唐 盧綸 《上巳日陪齊相公花樓宴》詩:“持杯凝遠睇,觸物結幽情?!?/p>
虛舟
(1).無人駕御的船只。語本《莊子·山木》:“方舟而濟於河,有虛船來觸舟,雖有惼心之人不怒?!?宋 司馬光 《酬王安之聞罷真率會》詩:“虛舟非有意,飄瓦不須嗔?!?明 何景明 《內篇》之一:“故陗壑之阻,盜賊弗怨;虛舟之觸,褊心弗怒:無意也?!?/p>
(2).比喻胸懷恬淡曠達。 唐 駱賓王 《秋日于益州李長史宅宴序》:“長史公玄牝凝神,虛舟應物。” 清 錢謙益 《吏部文選清吏司員外郎張振秀授奉直大夫》:“朗鑑在心,虛舟應物。”
(3).謂任其漂流的舟楫。常比喻人事飄忽,播遷無定。 唐 高適 《同薛司直諸公秋霽曲江俯見南山作》詩:“片云對漁父,獨鳥隨虛舟?!?金 盧摯 《折桂令·武昌懷古》曲:“身世虛舟,千載悠悠,一笑休休?!?清 劉荻 《題陳世長舫齋》詩:“想到虛舟百事慵,當窗端只愛云峰?!?/p>
(4).輕捷之舟?!段倪x·謝靈運<游赤石進帆海>詩》:“溟漲無端倪,虛舟有超越?!?李周翰 注:“輕舟而進曰虛舟?!?/p>
釋智圓名句,寄題梵天圣果二寺兼簡昭梧二上人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