十年蓋有數(shù)百本,未知幾本傳今人
出自宋代樓鑰《題汪季路家藏吳彩鸞唐韻后》:
舊說仙人吳彩鸞,日書切韻歸毫端。
不應(yīng)神速有如此,令人至今疑稗官。
相傳此事三百載,誰知真跡儼然在。
筆精墨妙信入神,間以朱丹倍晶彩。
法言初為此韻時,賸裒文字覺后知。
寧知遂經(jīng)謫仙手,諱字曾闕民與基。
經(jīng)生矻矻盡精力,摩以歲月或可得。
動翰如飛猶恐遲,一日一揮出心畫。
神仙之說云渺茫,仙凡配耦尤荒唐。
蕭史弄玉乘鳳去,藍田空說容裴航。
文簫之遇真是否,豈此虛名傳不朽。
五篇歷歷為全書,始信傳聞是真有。
當時所直才五緡,于今千金價未均。
十年蓋有數(shù)百本,未知幾本傳今人。
惜哉字畫太纖細,后日傳之知幾歲。
只今已有字不全,欲鐫翠珉固非易。
我踰七十方見之,暫借一觀聊自怡。
平生愿見心便足,何必更謀身后為。
注釋參考
十年
形容時間長久。《左傳·僖公四年》:“一薰一蕕,十年尚猶有臭?!?楊伯峻 注:“十年,言其久也?!?唐 賈島 《劍客》詩:“十年磨一劍,霜刃未曾試。”
有數(shù)
有數(shù) (yǒushù) 知道怎么回事,有信心 know how things stand and feel confident of handing them 他嘴上不說,但心中有數(shù) 有數(shù) (yǒushù) 數(shù)目不多 not many;only a few 有數(shù)的幾天知幾
謂有預(yù)見,看出事物發(fā)生變化的隱微征兆?!兑住だM辭下》:“知幾其神乎。君子上交不諂,下交不凟,其知幾乎?幾者,動之微,吉之先見者也。”《后漢書·袁紹傳》:“監(jiān)軍之計,在於持牢,而非見時知幾之變也。” 唐 吳筠 《覽古》詩之十二:“達者貴量力,至人尚知幾?!?清 方文 《贈錢馭少》詩之二:“ 伯子 知幾早,逃名 震澤 西?!?/p>
本傳
(1).原來的傳記。 唐 劉知幾 《史通·雜說上》:“ 司馬遷 之敘傳也,始自初生,及乎行歷,事無鉅細,莫不備陳,可謂審矣。而竟不書其字者,豈 墨生 所謂大意者乎?而 班固 仍其本傳,了無損益?!?/p>
(2).見于正史的人物傳記。 金 董解元 《西廂記諸宮調(diào)》卷五:“念得熟如本傳,弄得軟如故紙。” 明 胡應(yīng)麟 《少室山房筆叢·藝林學山八·廣文選》:“史傳中詞賦之名,安能盡載,不可以本傳不録為疑?!?清 袁枚 《隨園詩話》卷八:“至其文章氣節(jié),本傳具存?!?魯迅 《吶喊·阿Q正傳》:“ 阿Q 實在未曾有大總統(tǒng)上諭宣付國史館立‘本傳’?!?/p>
今人
現(xiàn)代人;當代人。與“古人”相對。 唐 韓愈 《與馮宿論文書》:“但不知直似古人,亦何得于今人也?!?清 王士禛 《池北偶談·端肅拜》:“今人止以為婦人之禮?!?郭小川 《西出陽關(guān)》詩:“風砂呵風砂,只望你不把今人當古人!”
樓鑰名句,題汪季路家藏吳彩鸞唐韻后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