出自宋代鄭樵《秋水歌》:
年年秋水崩江石,秋水年年連天碧。
山中草木盡號呼,江外魚龍輕虛擲。
既憐茅屋化飛蓬,又嘆蝦蟆共枕席。
人生變化不可知,且聽秋風(fēng)吹蘿薜。
注釋參考
草木
(1).指草本植物和木本植物?!兑住だぁ罚骸疤斓刈兓?,草木蕃?!?唐 韓愈 《送李愿歸盤谷序》:“ 太行 之陽有 盤谷 , 盤谷 之閒,泉甘而土肥,草木藂茂,居民鮮少?!?明 劉基 《<悅茂堂詩>序》:“故人不得其性則痛,鳥獸不得其性則瘏,草木不得其性則萎以枯?!?/p>
(2).指荒野?!俄n非子·說疑》:“此十二人者,或伏死於窟穴,或槁死於草木,或飢餓於山谷,或沉溺於水泉。”
(3).比喻卑賤。多用作自謙之詞。 唐 陳子昂 《諫刑書》:“臣草木微品,天恩降休,伏刻肌骨,不敢忘捨?!?宋 蘇軾 《笏記》之一:“徒傾艸木之心,莫報乾坤之施。”
號呼
哀號哭喊;大聲叫喚。語出《詩·大雅·蕩》:“既愆爾止,靡明靡晦。式號式呼,俾晝作夜?!薄冻o·九章·惜誦》:“退靜默而莫余知兮,進號呼又莫吾聞?!薄稘h書·王商傳》:“百姓奔走相蹂躪,老弱號呼, 長安 中大亂?!?唐 柳宗元 《捕蛇者說》:“號呼而轉(zhuǎn)徙,飢渴而頓踣?!?明 李東陽 《中元謁陵遇雨記》:“忽有一隸溺死,眾號呼,相顧皆慘沮無人色?!?茅盾 《子夜》十四:“咬緊了牙齒的嘶叫,裂人心肝的號呼?!?/p>
江外
江 南。從中原人看來,地在 長江 之外,故稱。《三國志·魏志·王基傳》:“率合蠻夷以攻其內(nèi),精卒勁兵以討其外,則 夏口 以上必拔,而 江 外之郡不守。”《魏書·董巒傳》:“ 巒 ,字 仲舒 , 營陽 人。 真君 末,隨父南叛。雖長自 江 外,言語風(fēng)氣猶同華夏?!薄赌鲜贰り惣o(jì)下·后主》:“﹝ 隋文帝 ﹞乃送璽書,暴 后主 二十惡。又散寫詔書,書三十萬紙,徧喻 江 外?!?清 顧炎武 《真州》詩:“擊楫來 江 外,揚帆上舊京?!?/p>
魚龍
(1).魚和龍。泛指鱗介水族。《周禮·地官·大司徒》“鱗物” 漢 鄭玄 注:“魚龍之屬?!?北周 庾信 《哀江南賦》:“草木之遇陽春,魚龍之逢風(fēng)雨?!?唐 杜甫 《秋興》詩之四:“魚龍寂寞秋江冷,故國平居有所思。” 明 李贄 《環(huán)陽樓晚眺得碁字》詩:“水底魚龍醒,花間鳥鵲飢。” 清 吳偉業(yè) 《黃河》詩:“白浪日崔嵬,魚龍亦壯哉?!?/p>
(2).指古代百戲雜耍中能變化為魚和龍的猞猁模型。亦為該項百戲雜耍名?!稘h書·西域傳贊》:“設(shè)酒池肉林以饗四夷之客,作《巴俞》都盧、海中《碭極》、漫衍魚龍、角抵之戲以觀視之。” 顏師古 注:“魚龍者,為舍利之獸,先戲於庭極,畢乃入殿前激水,化成比目魚,跳躍潄水,作霧障日,畢,化成黃龍八丈,出水敖戲於庭,炫燿日光。” 唐 楊炯 《奉和上元酺宴應(yīng)詔》:“百戲騁魚龍,千門壯宮殿?!?宋 蘇軾 《次韻答錢穆父作詩見及》:“魚龍絶伎來千里,斑白遺民數(shù)四朝?!?沉從文 《從文自傳·我讀一本小書同時又讀一本大書》:“我還得經(jīng)過一家扎冥器出租花轎的鋪子,有白面無常鬼、藍面閻羅王、魚龍、轎子、金童玉女。”
(3).古爬行動物名。外形像魚,生于海洋。四肢槳狀,適于游泳。眼大。嘴長,牙齒尖銳,肉食。卵胎生。于侏羅紀(jì)最繁盛。
輕虛
(1).輕而不實。 晉 陸機 《浮云賦》:“有輕虛之艷象,無實體之真形?!?明 李時珍 《本草綱目·鱗三·烏賊魚》﹝集解﹞引 蘇頌 曰:“形若革囊,口在腹下,八足聚生於口旁,其背上只有一骨,厚三四分,狀如小舟形,輕虛而白?!?/p>
(2).猶平易,淺顯。用于形容語言文字。 宋 羅大經(jīng) 《鶴林玉露》卷十五:“然 韓 柳 猶用奇字重字, 歐 蘇 唯用平常輕虛字,而妙麗古雅,自不可及。”
鄭樵名句,秋水歌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