出自宋代周紫芝《千秋歲》:
送春歸去。
說與愁無數(shù)。
君去后,歸何處。
人應(yīng)空懊惱,春亦無言語。
寒日暮,騰騰醉夢(mèng)隨風(fēng)絮。
盡日間庭雨。
紅濕秋千柱。
人恨切,鶯聲苦。
擬傾澆悶酒,留取殘紅樹。
春去也,不成不為愁人住。
注釋參考
去后
以后。 明 朱權(quán) 《荊釵記·啟媒》:“昨聞故人 王景春 之子,堂試魁名,去后必有好處?!薄毒劳ㄑ浴だ祥T生三世報(bào)恩》:“世人只知眼前貴賤,那知去后的日長(zhǎng)日短?!?/p>
何處
哪里,什么地方?!稘h書·司馬遷傳》:“且勇者不必死節(jié),怯夫慕義,何處不勉焉!” 唐 王昌齡 《梁苑》詩(shī):“萬乘旌旗何處在?平臺(tái)賓客有誰憐?”《宋史·歐陽修傳》:“ 脩 論事切直,人視之如仇,帝獨(dú)奬其敢言,面賜五品服。顧侍臣曰:‘如 歐陽脩 者,何處得來?’” 茅盾 《一個(gè)女性》五:“但是何處有愛呢?何處是愛呢?”
周紫芝名句,千秋歲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