出自唐朝李咸用《劍喻》
黯黯秋水寒,至剛非可缺。風(fēng)胡不出來,攝履人相蔑。
縱挺倚天形,誰是躬提挈。愿將百煉身,助我王臣節(jié)。
注釋參考
百煉
(1).多次鍛煉;久經(jīng)磨煉。 漢 應(yīng)劭 《漢官儀》卷上:“金取堅(jiān)剛,百鍊不秏?!薄度龂尽の褐尽ご掮鼈鳌罚骸?孫 ( 孫禮 )疏亮亢烈,剛簡能斷; 盧 ( 盧毓 )清警明禮,百鍊不消,皆公才也?!?明 陳汝元 《金蓮記·郊遇》:“三昧上真炁已全,百煉中凡心俱浄。”
(2).寶刀名。 晉 崔豹 《古今注·輿服》:“ 吳大帝 有寶刀三……一曰百鍊,二曰青犢,三曰漏影?!?
王臣
(1).志匡王室之臣。《易·蹇》:“六二,王臣蹇蹇。匪躬之故?!?王弼 注:“執(zhí)心不回,志匡王室者也。”《晉書·熊遠(yuǎn)傳》:“卿在朝正色,不茹柔吐剛,忠亮至到。可謂王臣也。” 唐 韓愈 《爭臣論》:“以蹇之六二,在王臣之位,而高不事之心,則冒進(jìn)之患生,曠官之刺興。”
(2).君王的臣民?!对姟ば⊙拧け鄙健罚骸颁咛熘?,莫非王土;率土之濱,莫非王臣。” 唐 杜甫 《雜感》詩之三:“不過行儉德,盜賊本王臣?!?宋 胡宿 《正陽門賦》:“秋毫皆出帝力,率土莫非王臣?!?清 黃遵憲 《述懷再呈靄人樵野丈》詩:“普天同王臣,咸愿修矛戟?!?/p>
李咸用名句,劍喻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