出自唐朝孫元晏《陳十三首》
嬿婉回風態(tài)若飛,麗華翹袖玉為姿。
后庭一曲從教舞,舞破江山君未知。
文物衣冠盡入秦,六朝繁盛忽埃塵。
自從淮水干枯后,不見王家更有人。
不向南朝立諫名,舊居基在事分明。
令人惆悵江中令,只作篇章過一生。
結(jié)綺高宜眺海涯,上凌丹漢拂云霞。
一千朱翠同居此,爭奈恩多屬麗華。
臨春高閣上侵云,風起香飄數(shù)里聞。
自是君王正沈醉,豈知消息報隋軍。
三閣相通綺宴開,數(shù)千朱翠繞周回。
只知斷送君王醉,不道韓擒已到來。
彼此英雄各有名,石頭高臥擬爭衡。
當時堪笑王僧辨,待欲將心托圣明。
多少沈檀結(jié)筑成,望仙為號倚青冥。
不知孔氏何形狀,醉得君王不解醒。
金翠絲黃略不舒,蚌盤清宴意何如?
豈知三閣繁華日,解為君王妙破除。
八宮妃盡賦篇章,風揭歌聲錦繡香。
選得十人為狎客,有誰能解諫君王。
前后兵師戰(zhàn)勝回,百余城壘盡歸來。
當時將卒應(yīng)知感,況得君王為舉哀。
曾佐徐陵向北游,剖陳疑事動名流。
卻歸掌選清何甚,一匹花綀不肯收。
苦諫將軍總不知,幾隨煙焰作塵飛。
東山居士何人識,惟有君王卻許歸。
以上孫元晏作品《陳》共13首
注釋參考
臨春
閣名。 南朝 陳后主 時建。《陳書·皇后傳·張貴妃》:“ 至德 二年,乃於 光照殿 前起 臨春 、 結(jié)綺 、 望仙 三閣。閣高數(shù)丈,竝數(shù)十間,其窗牖、壁帶、懸楣、欄檻之類,竝以沉檀香木為之,又飾以金玉,間以珠翠,外施珠簾,內(nèi)有寶牀、寶帳,其服玩之屬,瑰奇珍麗,近古所未有?!?唐 劉禹錫 《臺城》詩:“ 臺城 六代競豪華, 結(jié)綺 、 臨春 事最奢?!?明 夏完淳 《大哀賦》:“ 柏梁 、 建章 ,則讀 西京 之 趙 鬼; 臨春 、 結(jié)綺 ,則號學士之 孔 嬪。”后 清 初 吳偉業(yè) 作雜劇《臨春閣》,演 陳后主 、貴妃 張麗華 及 譙國夫人 洗氏 之事。故事大部出于虛構(gòu),以 陳后主 影射 南明 弘光帝 。
高閣
高閣 (gāogé) 高度較大的閣樓 high building 用以貯藏存放書、物的高架子(束之高閣) shelf風起
(1).風刮起來。 晉 陸機 《豪士賦》序:“是以事窮運盡,必於顛仆;風起塵合,而禍至常酷也。” 唐 杜甫 《船下夔州郭宿雨濕不得上岸別王十二判官》詩:“風起春燈亂, 江 鳴夜雨懸?!薄肚迤缴教迷挶尽の骱洝罚骸帮L起時,有千尺翻頭浪?!?/p>
(2).比喻事物的興起?!妒酚洝せ搓幒盍袀鳌罚骸疤煜鲁醢l(fā)難也,俊雄豪桀建號壹呼,天下之士云合霧集,魚鱗襍遝,熛至風起?!?漢 嚴遵 《道德指歸論·萬物之奧》:“海內(nèi)之士,響應(yīng)風起;俊雄英豪,輻至蜂止。”《漢書·息夫躬傳》:“如使狂夫嘄謼於東崖, 匈奴 飲馬於 渭水 ,邊竟雷動,四野風起。”
孫元晏名句,陳十三首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