全主全賓,燈籠露柱
出自宋代釋崇岳《偈頌一百二十三首》:
今朝十五,升堂直舉。
全主全賓,燈籠露柱。
不是佛,不是祖。
剔起兩莖眉,三更日卓午。
注釋參考
全賓
明 代刊行雜劇時,每多刪節(jié)賓白,若不加刪節(jié),則特別標明為“全賓”。 鄭振鐸 《跋脈望館鈔校本古今雜劇》:“更重要的是,借此,我們可以見到 元 人刊 元 劇的本來面目。借此,我們也可以知道, 明 初 周憲王 刊行他的‘樂府’時,為什么每種都要注出是‘全賓’?!?/p>
燈籠
燈籠 (dēnglóng) 照明用具,有透明的罩防風,通常有支架或提手 lantern露柱
指旌表門第立柱柱端的龍形部分?!抖鼗妥兾募こ笈壠稹罚骸皟赡_出來如露柱?!?蔣禮鴻 通釋:“露柱,旌表門第的柱端龍形的部分?!薄豆抛鹚拚Z錄·云門匡真禪師廣錄中·空中語要》:“不見有露柱,見解偏枯。見露柱但喚作露柱,見拄仗但喚作拄仗,有什么過。” 宋 陸游 《拄杖歌》:“歸來燈前夜欲半,露柱説法君應聞?!?/p>
釋崇岳名句,偈頌一百二十三首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