信言不美,美言不信。善者不辯,辯者不善。知者不博,博者不知。
出自先秦 老子《老子·德經(jīng)·第八十一章》:
摘自《老子·德經(jīng)·第八十一章》
解釋:真實(shí)可信的話不漂亮,漂亮的話不真實(shí)。善良的人不巧說,巧說的人不善良。真正有知識(shí)的人不賣弄,賣弄自己懂得多的人不是真有知識(shí)。
原文摘要:
信言不美,美言不信。善者不辯,辯者不善。知者不博,博者不知。圣人不積,既以為人,己愈有,既以與人,己愈多。天之道,利而不害;圣人之道,為而不爭。
注釋參考
信言不美
信:真實(shí)。美:美妙,漂亮。真實(shí)的話未經(jīng)加工,所以不美妙動(dòng)聽。美言不信
信:真實(shí)。指詞藻華蓋的言辭、文章,內(nèi)容往往不真實(shí)。成語解釋信:信實(shí),真實(shí)。詞藻華美的言辭、文章,內(nèi)容往往不真實(shí)。美言不信出處《老子》第六十八章:“信言不美,美言不信?!?h3>不善(1).指壞事?!稌ひ劣?xùn)》:“作善,降之百祥;作不善,降之百殃?!薄妒酚洝ば⑽谋炯o(jì)》:“ 呂產(chǎn) 欲為不善,丞相 陳平 與太尉 周勃 謀奪 呂產(chǎn) 等軍?!?/p>
(2).指惡人?!蹲髠鳌は骞拍辍罚骸?然明 曰:‘政將焉往?’ 裨諶 曰:‘善之代不善,天命也,其焉辟 子產(chǎn) ?’” 楊伯峻 注:“以好人代替壞人?!薄秶Z·晉語六》:“不善進(jìn)不善,善亦蔑由進(jìn)矣?!?/p>
(3).指缺點(diǎn)?!睹献印るx婁下》:“言人之不善,當(dāng)如后患何?” 三國 魏 曹植 《與楊德祖書》:“世人之著述,不能無病,僕常好人譏彈其文,有不善者,應(yīng)時(shí)改定?!?/p>
(4).不良;不好?!肚f子·至樂》:“將子有不善之行,愧遺父母妻子之丑而為此乎?”《史記·高祖本紀(jì)》:“天下方擾,諸侯并起,今置將不善壹敗涂地?!?清 采蘅子 《蟲鳴漫錄》卷二:“迎面有二個(gè)人行將至,忽悄語曰:‘來矣。’某知其意不善,怖極計(jì)生?!?楊朔 《三千里江山》第一段:“ 吳天寶 人小,器量可大,看出 姚大嬸 氣色不善,也不介意,還是說呀笑的,到底把 姚大嬸 引樂了?!?/p>
(5).不長于。 三國 魏 嵇康 《養(yǎng)生論》:“其自用甚者,飲食不節(jié),以生百病,好色不倦,以至乏絶,風(fēng)寒所災(zāi),百毒所傷,中道夭於眾難,世皆知笑悼,謂之不善持生也。”
(6).猶言非同小可。 元 白樸 《墻頭馬上》第一折:“若有人撞見,這頓打可不善也?!?/p>
知者
能了解的人;有見識(shí)的人。 唐 元稹 《琵琶歌》:“曲名《無限》知者鮮,《霓裳羽衣》偏宛轉(zhuǎn)。” 宋 蘇軾 《以雙刀遣子由次其韻》:“作詩銘其背,以待知者看?!?清 陳廷焯 《白雨齋詞話》卷七:“故余嘗謂 太白 詩,謹(jǐn)守古人繩墨,亦步亦趨,不敢相背。至 杜陵 乃真與古人為敵,而變化不可測矣……但可為知者道,難與俗人言。”
有智慧的人?!吨芏Y·考工記序》:“知者創(chuàng)物,巧者述之?!?陸德明 釋文:“﹝知﹞音智。”《史記·商君列傳》:“愚者闇於成事,知者見於未萌?!?唐 杜甫 《貽華陽柳少府》詩:“鬱陶抱長策,義仗知者論?!?章炳麟 《文學(xué)說例》:“黨同妬真,以破碎譏知者,人心渾渾,日益頑嚚,良有以也?!?/p>
博者不知
博者:知道事物多的人;不知:不專精。指知道的東西太廣泛的人,就不能深入其中一個(gè)方面,對(duì)事物就會(huì)所知不深。老子名句,老子·德經(jīng)·第八十一章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