良夜幾橫煙棹,獨倚危墻西望,目斷遠山重
出自宋代周紫芝《水調(diào)歌頭》:
落日在煙樹,云水兩空濛。
澹霞消盡,何事依約有微紅。
湖上晚來風(fēng)細,吹盡一天殘雨,蒼翠濕千峰。
誰遣長空月,冷浸玉壺中。
問明月,應(yīng)解笑,白頭翁。
不堪老去,依舊臨水照衰容。
良夜幾橫煙棹,獨倚危墻西望,目斷遠山重。
但恨故人遠,此樂與誰同。
注釋參考
良夜
(1).美好的夜晚。舊題 漢 蘇武 《詩》之四:“芳馨良夜發(fā),隨風(fēng)聞我堂。” 唐 李益 《寫情》詩:“從此無心愛良夜,任他明月下西樓。” 宋 蘇軾 《后赤壁賦》:“月白風(fēng)清,如此良夜何!” 清 納蘭性德 《天仙子》詞:“好天良夜酒盈樽,心自醉,愁難睡,西南月落城烏起?!?/p>
(2).深夜;長夜?!逗鬂h書·祭遵傳》:“帝東歸過 汧 ,幸 遵 營,勞饗士卒,作黃門武樂,良夜乃罷?!?李賢 注:“良猶深也?!?唐 杜甫 《臘日》詩:“縱酒欲謀良夜醉,還家初散紫宸朝?!?宋 王安石 《少狂喜文章》詩:“良夜未遽央,青燈數(shù)寒更?!?/p>
煙棹
亦作“煙棹”。指煙波中的小舟。 唐 司空圖 《淅川》詩之二:“從他煙棹更南去,休向津頭問去程?!?宋 蘇軾 《僧圓澤傳》:“﹝牧童﹞又歌曰:‘身前身后事茫茫,欲話因緣恐斷腸。 吳越 山川尋已遍,卻回?zé)熻?瞿塘 ?!?/p>
危墻
①傾側(cè)欲倒的墻壁:危墻獨木橫。 ②比喻危險的環(huán)境:千金之子,不立于危墻之下。目斷
猶望斷。一直望到看不見。 唐 丘為 《登潤州城》詩:“鄉(xiāng)山何處是,目斷 廣陵 西?!?宋 晏殊 《訴衷情》詞:“憑高目斷,鴻雁來時,無限思量?!?元 王實甫 《西廂記》第二本第一折:“無語憑闌干,目斷行云?!?王季思 校注:“目斷,猶云望斷?!?清 陳維崧 《望湘人·寓樓微雪詠隔垣所見》詞:“枉目斷瑤堦,難遞 飛瓊 音信?!?/p>
遠山
(1).遠處的山峰。 南朝 宋 謝靈運 《登臨海嶠與從弟惠連》詩:“杪秋尋遠山,山遠行不近?!?唐 白居易 《晚望》詩:“獨在高亭上,西南望遠山。” 胡鄂公 《北方實錄》:“其初也,若新月之騰海,遠山之雨霽,若春花之乍放,曉鶯之婉啼?!?/p>
(2).形容女子秀麗之眉。 唐 崔仲容 《贈歌姬》詩:“皓齒乍分寒玉細,黛眉輕蹙遠山微。” 宋 范成大 《次韻陳季陵寺丞求歙石眉子硯》:“寶玩何曾捄枵腹,但愛 文君 遠山蹙?!薄短煊昊ā返谑呕兀骸肮献用鎯憾嗫∏?,秋波如畫口如櫻。兩道遠山分八字,楚楚身材弱不勝。”參見“ 遠山眉 ”。
周紫芝名句,水調(diào)歌頭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