出自宋代彭元遜《蝶戀花》:
日晚游人酥粉涴。
四雨亭前,面面看花坐。
扇拂游蜂青杏墮。
新紅一路秋千過。
簾外清歌簾底和。
自理琵琶,不用笙簧佐。
八摺香羅馀碧唾。
路花點筆輕題破。
注釋參考
自理
自理 (zìlǐ) 自我照管調(diào)理;自行解決 take care of or provide for oneself 經(jīng)費自理 生活自理琵琶
琵琶 (pípa) 中國的一種四弦樂器,彈奏如吉他,其主要部分大如詩琴,頸部有琴柱12個以上,伸入主體部分的琵琶,是在西漢“裁箏筑”的基礎(chǔ)上逐步發(fā)展起來的。它從西漢試制,歷東漢、魏晉、至隋唐,基本定型。它在漢末魏初始獲“枇杷”名。魏晉時,因“枇杷”二字音,改名“琵琶” pi-pa,a plucked string instrument with a fretted fingerboard不用
不用 (bùyòng) 用不著,不必 need not 不用你管這事 你留步吧,不用下去了笙簧
(1).指笙?;桑现兄甴uang{1~1}片?!抖Y記·明堂位》:“ 垂 之和鐘, 叔 之離磬, 女媧 之笙簧?!?鄭玄 注:“笙簧,笙中之簧也…… 女媧 作笙簧?!?北魏 酈道元 《水經(jīng)注·洛水》:“ 登 ( 孫登 )上峯,行且嘯,如簫韶笙簧之音,聲振山谷。” 宋 張子野 《木蘭花》詞:“樓下雪飛樓上宴,歌咽笙簧聲韻顫。” 明 楊珽 《龍膏記·寵賜》:“聽鳥語笙簧疊奏,看瑤階繡茵初長?!?/p>
(2).指笙的樂音。 張素 《初至江南》詩:“山村隱圖畫,鳥語替笙簧。”
彭元遜名句,蝶戀花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