空闊愁鄉(xiāng),更天外、怨鴻聲黠
出自宋代劉之才《解連環(huán)》:
晚云粘濕。
正吳峰慘澹,雨迷{1|1}煙接。
早陡頓、秋事分?jǐn)y,甚連苑暮墻,菊荒苔匝。
空闊愁鄉(xiāng),更天外、怨鴻聲黠。
怕吟肩易瘦,料理篝衣,細(xì)認(rèn)香折。
銀缸半明半滅。
念花營柳陣,何日消歇。
可是□、凝黯蘭成,為情潤才松,麗賦多愜。
洛浦溟濛,漫佇想、明珰鉤襪。
告梧桐、夜深略住,夢時(shí)一霎。
注釋參考
空闊
空闊 (kōngkuò) 廣闊而沒有阻礙視線的東西 open;spacious 平野空闊愁鄉(xiāng)
愁苦的境界。 清 納蘭性德 《沁園春·丁巳重陽前三日夢亡婦》詞:“真無奈,把聲聲簷雨,譜入愁鄉(xiāng)?!?清 黃景仁 《初更后有攜酒食至者欣然命酌即用前韻》:“一度愁鄉(xiāng)與睡鄉(xiāng),傾盡千觴已飛越?!?/p>
天外
(1).天之外。極言高遠(yuǎn)。 戰(zhàn)國 楚 宋玉 《大言賦》:“方地為車,圓天為蓋,長劍耿耿倚天外?!?/p>
(2).謂極遠(yuǎn)的地方。 唐 岑參 《送崔子還京》詩:“匹馬西從天外歸,揚(yáng)鞭只共鳥爭飛?!?戴望舒 《示長女》詩:“然后,緬想著天外的父親,把疲倦的頭擱在小小的繡枕。”
(3).謂意想不到之處。《后漢書·西域傳論》:“神跡詭怪,則理絶人區(qū);感驗(yàn)明顯,則事出天外?!?/p>
鴻聲
(1).鴻雁鳴叫的聲音。 唐 武元衡 《長安秋夜懷陳京昆季》詩:“螢影疏簾外,鴻聲暗雨中?!?唐 張仲素 《秋思》詩之二:“秋天一夜靜無云,斷續(xù)鴻聲到曉聞。”
(2).大聲;高聲。 漢 焦贛 《易林·困之離》:“鴻聲大視,高舉神化?!薄稘h書·百官公卿表上》“ 武帝 太初 元年更名大鴻臚” 顏師古 注引 漢 應(yīng)劭 曰:“郊廟行禮讚九賓,鴻聲臚傳之也。”
(3).大名聲。 晉 郭璞 《贈(zèng)潘尼》詩:“擢穎蓋 漢陽 ,鴻聲駭皇室。” 唐 韓愈 《嘲魯連子》詩:“高拱禪鴻聲,若輟一盃水?!?明 高啟 《送樊參議赴江西參政序》:“鴻聲偉績,足以焜燿不朽者, 啟 尚當(dāng)執(zhí)筆而嗣書焉?!?/p>
劉之才名句,解連環(huán)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