出自宋朝章謙亨《念奴嬌》
垂楊得地,在樓臺側(cè)畔,無人攀折。不似津亭舟系處,只伴客愁離別。絲過搖金,帶鋪新翠,雅稱鶯調(diào)舌。芳筵相映,最宜斜掛殘月。卻得連日春寒,未教輕滾,一片庭前雪。應恨張郎今老去,難比風流時節(jié)。醉眼渾醒,愁眉都展,舞困腰肢怯。有時微笑,把伊綰個雙結(jié)。
注釋參考
新翠
猶新綠。 唐 宋之問 《龍門應制》詩:“河堤柳新翠,苑樹花先發(fā)?!?/p>
雅稱
(1).素稱?!逗鬂h書·韋彪傳》:“好學洽聞,雅稱儒宗。” 宋 柳永 《永遇樂》詞之二:“甘雨車行,仁風扇動,雅稱安黎庶。”
(2).美稱。 元 黃溍 《日損齋筆記·辨經(jīng)》:“而今之致餼於人者,反借以為雅稱,是以鬼事人也?!?/p>
調(diào)舌
(1).啼鳴。 宋 邵雍 《暮春吟》:“梁間新燕未調(diào)舌,天末歸鴻已著行?!?金 元好問 《楊柳》詩:“楊柳青青溝水流,鶯兒調(diào)舌弄嬌柔?!?清 袁枚 《隨園詩話》卷十四:“詩者,人之精神也;人老則精神衰葸,往往多頽唐浮泛之詞, 香山 、 放翁 尚且不免,而況后人乎?故余有句云:‘鶯老莫調(diào)舌,人老莫作詩。’”
(2).學說話。 梁啟超 《阿莊》詩:“ 阿莊 始生今周晬,蕙質(zhì)已與常兒殊。調(diào)舌漸聞鶯恰恰,扶牀更見蟹跦跦。”
(3).耍嘴皮子。 明 邵璨 《香囊記·媾媒》:“不要調(diào)舌,且説正經(jīng)事。”
章謙亨名句,念奴嬌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
- 4兔丸廚房