出自唐代白居易《晨興》:
宿鳥動(dòng)前林,晨光上東屋。
銅爐添早香,紗籠滅殘燭。
頭醒風(fēng)稍愈,眼飽睡初足。
起坐兀無思,叩齒三十六。
何以解宿齋,一杯云母粥。
注釋參考
何以
何以 (héyǐ) 用什么 how 何以教我 為什么 why 何以出爾反爾宿齋
古代指舉行祭祀等禮儀前的齋戒。 漢 劉向 《新序·雜事二》:“還車反,宿齋三日,請(qǐng)於廟?!?唐 賈島 《賀龐少尹除太常少卿》詩:“朝謁此時(shí)閑野屐,宿齋何處止鳴砧?!?宋 周密 《武林舊事·乾淳奉親》:“九月十五日,明堂大禮。十三日值雨,未時(shí),奏請(qǐng)宿齋?!?/p>
一杯
(1).指一杯的容量?!睹献印じ孀由稀罚骸叭手畡俨蝗室?,猶水勝火,今之為仁者,猶以一杯水,救一車薪之火也?!?唐 王維 《渭城曲》:“勸君更盡一杯酒,西出 陽關(guān) 無故人?!薄吨熳诱Z類》卷二四:“如一杯羹在此冷了,將去溫來又好。”
(2).表示少量。 唐 李白 《送魯郡劉長史》詩:“ 魯國 一杯水,難容橫海鱗?!?/p>
(3).特指一杯酒。 唐 杜甫 《臺(tái)上》詩:“老去一杯足,誰憐屢舞長。” 宋 楊萬里 《立春日有懷》詩之一:“白玉青絲那得説?一杯嚥下 少陵 詩!”《紅樓夢》第六三回:“這位奶奶那里吃了一杯來了?嘮三叨四的,又排場了我們一頓去了?!?/p>
云母粥
白米粥的美稱。 唐 白居易 《晨興》詩:“起坐兀無思,叩齒三十六。何以解宿齋,一杯云母粥?!?/p>
白居易名句,晨興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