出自宋代佚名《酹江月/念奴嬌》:
歡聲雷動,問邦民,知道君候生日。
欲把天文占好事,夜半遙瞻南極。
耿耿三臺,寒光相射,瑞采連珠壁。
自今以始,我公眉壽千億。
見說燕寢香凝,旌旗微動,獵獵薰風入。
收拾乾坤生長意,留向人間敷錫。
預(yù)約明年,難兄難弟,同侍虞琴側(cè)。
坐令仁壽,八荒開此壽域。
注釋參考
見說
(1).告知,說明。 晉 張華 《博物志》卷三:“牽牛人乃驚問曰:‘何由至此?’此人見説來意,并問此是何處?!?/p>
(2).猶聽說。 唐 李白 《送友人入蜀》詩:“見説 蠶叢 路,崎嶇不易行?!薄冻蹩膛陌阁@奇》卷八:“今日見説,卻記得你前年間曾言 蘇州 所遇,果非虛話了。” 清 李漁 《蜃中樓·離愁》:“見説紅顏薄命,不信今生心兒愿兒果得盈?!?/p>
燕寢
(1).古代帝王居息的宮室。《周禮·天官·女御》:“女御掌御敘于王之燕寢?!薄抖Y記·曲禮下》“天子有后,有夫人” 唐 孔穎達 疏:“《周禮》王有六寢,一是正寢,餘五寢在后,通名燕寢?!?唐 杜甫 《唐故德儀贈淑妃皇甫氏神道碑》:“蓋所以教本古訓,發(fā)皇婦道,居具燕寢之儀,動有環(huán)珮之節(jié)?!?清 昭槤 《嘯亭續(xù)錄·常朝》:“本朝列圣憂勤政事,凡離宮燕寢,無不披覽奏章,召對大臣?!?王國維 《觀堂集林·明堂廟寢通考》:“古之燕寢有東宮,有西宮,有南宮,有北宮。其南宮之室謂之適室,北宮之室謂之下室,東西宮之室則謂之側(cè)室。四宮相背於外,四室相對於內(nèi),與明堂、宗廟同制。其所異者,唯無太室耳?!?/p>
(2).泛指閑居之處。 北齊 顏之推 《顏氏家訓·勉學》:“夫圣人之書,所以設(shè)教,但明練經(jīng)文,粗通注義,常使言行有得,亦足為人,何必‘ 仲尼 居’即須兩紙疏義,燕寢講堂,亦復何在?” 王利器 集解:“燕寢,閒居之處。” 宋 洪邁 《夷堅乙志·魏陳二夢》:“﹝ 陳阜卿 ﹞除 建康 留守,思 德言 所終之地,大惡之。既至,凡居室燕寢,皆避不敢往?!?清 趙翼 《平姚海明府卓薦入都》詩:“ 石壕 夜靜追符少,燕寢香凝好句成。”
(3).指臥室。 章炳麟 《蘄黃母銘》:“以六月十日日昳,卒於燕寢?!?/p>
(4).公馀休息;睡眠。 宋 陸游 《問候葉通判啟》:“春容方麗,燕寢多閒,冀調(diào)興止之宜,用副傾依之素。” 清 蒲松齡 《聊齋志異·鳳仙》:“ 劉 歸,假貴家廣宅,備客燕寢,灑掃光潔?!?清 昭槤 《嘯亭雜錄·陸雙全》:“有 陸郎 雙全 者, 蘇州 人。貌韶秀,為侍郎所鐘愛,每燕寢間,非 陸 侍側(cè),則終夜不寢?!?/p>
旌旗
旌旗 (jīngqí) 旗幟 banners and flags 旌旗裂?!顿Y治通鑒·唐紀》 上建旌旗?!顿Y治通鑒》 鐘鼓旌旗。——宋· 蘇軾《教戰(zhàn)守》 遍地旌旗。——《廣東軍務(wù)記》 旌旗蔽日微動
微動 (wēidòng) 快速而重復地切斷和閉合一個電路,使被驅(qū)動的電機緩緩轉(zhuǎn)動 jogging 微小的或開始的運動、刺激或情感 stir 隨著風和輪子的微動,塵土就形成嗆人的棕色塵云獵獵
獵獵 (lièliè) 形容風聲或風吹動旗幟等的聲音 descriptive of sound of wind 北風獵獵薰風
(1).和暖的風。指初夏時的東南風。《呂氏春秋·有始》:“東南曰薰風?!?唐 白居易 《首夏南池獨酌》詩:“薰風自南至,吹我池上林?!?明 李東陽 《天津八景》詩之四:“層軒南向坐薰風,極目平疇遠近同。” 陳毅 《紀念寧滬解放十周年》詩:“解放 寧 滬 吾道東,大軍整肅勝薰風?!?/p>
(2).相傳 舜 唱《南風歌》,有“南風之薰兮”句,見《孔子家語·辯樂》。后因以“薰風”指《南風歌》。 南朝 梁 劉勰 《文心雕龍·時序》:“ 有虞 繼作,政阜民暇,‘薰風’詩於元后,‘爛云’歌於列臣?!?宋 蘇軾 《東陽水樂亭》詩:“鏗然澗谷含宮徵,節(jié)奏未伐君獨喜。不須寫入薰風弦,縱有此聲無此耳?!?/p>
佚名名句,酹江月/念奴嬌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