出自唐朝施肩吾《遇王山人》
每欲尋君千萬峰,豈知人世也相逢。
一瓢遺卻在何處,應(yīng)掛天臺最老松。
注釋參考
一瓢
《論語·雍也》:“賢哉, 回 也!一簞食,一瓢飲,在陋巷,人不堪其憂, 回 也不改其樂?!焙笠蛞杂魃詈唵吻蹇?。 宋 王禹偁 《滁上謫居》詩之三:“巧宦或五鼎,甘貧唯一瓢?!?宋 林逋 《寄呈張?jiān)Y》詩:“駟馬交游從此少,一瓢生事不勝空?!眳⒁姟?一簞一瓢 ”。
遺卻
亦作“ 遺卻 ”。遺失;丟卻。 唐 崔國輔 《長樂少年行》:“遺卻珊瑚鞭,白馬驕不行。” 唐 張鷟 《朝野僉載》卷四:“時(shí)將軍 王杲 ,副總管 曹懷舜 等驚退,遺卻麥飯,首尾千里,地上尺餘。”《高子遺書·大學(xué)首章廣義附錄一》:“但自‘天子’以下二條,正發(fā)揚(yáng)有本末之義,不合遺卻‘知止’一條。” 郭沫若 《黑貓》四:“所可厚非的是再演出的這些古習(xí)僅存其殘骸,遺卻了它的精髓?!?/p>
見“ 遺卻 ”。
何處
哪里,什么地方?!稘h書·司馬遷傳》:“且勇者不必死節(jié),怯夫慕義,何處不勉焉!” 唐 王昌齡 《梁苑》詩:“萬乘旌旗何處在?平臺賓客有誰憐?”《宋史·歐陽修傳》:“ 脩 論事切直,人視之如仇,帝獨(dú)奬其敢言,面賜五品服。顧侍臣曰:‘如 歐陽脩 者,何處得來?’” 茅盾 《一個(gè)女性》五:“但是何處有愛呢?何處是愛呢?”
天臺
(1).謂尚書臺、省。《三國志·魏志·夏侯玄傳》:“天臺縣遠(yuǎn),眾所絶意?!薄侗饼R書·文宣帝紀(jì)》:“仍攝天臺,總參戎律?!薄顿Y治通鑒·唐高祖武德二年》:“臣何敢久污天臺、辱東朝乎?” 胡三省 注:“天臺,謂尚書省?!眳⒁姟?三臺 ”。
(2).對太守、縣令等地方行政官的尊稱?!冻蹩膛陌阁@奇》卷十:“太守道:‘他怎么敢賴你?’ 程元 道:‘……萬乞天臺老爺做主?!?明 鄭仲夔 《耳新·經(jīng)國》:“今幸遇天臺,夫冤庶伸有日?!?/p>
山名。 唐 李白 《夢游天姥吟留別》:“ 天臺 四萬八千丈,對此欲倒東南傾?!?明 楊珽 《龍膏記·邂逅》:“聽言詞有意相憐,怕重來 天臺 路遠(yuǎn)?!痹敗?天臺山 ”。
施肩吾名句,遇王山人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