平生黃太史,翰墨四海知
出自宋代釋寶曇《和山谷賦黃迪墨竹韻》:
平生黃太史,翰墨四海知。
風(fēng)流過(guò)修竹,自棄或若遺。
豈伊歲寒質(zhì),似我槃礴時(shí)。
此君不解語(yǔ),風(fēng)雨扶持之。
夜窗或蕩撼,燈火皆疑危。
龍去恐□□,呻吟欲勤追。
摩挲古屋壁,想像還依稀。
憐公讀書瘦,愛竹何緣肥。
飲盡三斗墨,半梢或相宜。
爭(zhēng)如鴟夷子,一舸容西施。
歲晚意浩蕩,江湖相倚毗。
云幢與煙節(jié),異致仍同歸。
多應(yīng)黑瘦語(yǔ),絕倒黃初詩(shī)。
君家百斛力,不解增雙眉。
榮枯各本色,王林亦神馳。
我欲學(xué)揮掃,一年以為期。
胸中富千畝,二鳳當(dāng)來(lái)儀。
簫韶久不作,此恨常依依。
會(huì)須歸故國(guó),夜夢(mèng)而晝思。
庭空月欲落,斯文還在茲。
注釋參考
平生
平生 (píngshēng) 終身;一生 all one’s life 弦弦掩抑聲聲思,似訴平生不得志。——唐· 白居易《琵琶行(并序)》 婚姻是一個(gè)人的平生大事 向來(lái);素來(lái) always 他平生是很勤儉的 吾平生未嘗以吾所志語(yǔ)汝,是吾不是處。——清· 林覺民《與妻書》太史
太史 (tàishǐ) 官名。三代為史官與歷官之宅,朝廷大臣。后職位漸低,秦稱太史令,漢屬太常,掌天文歷法。魏晉以后太史僅掌管推算歷法。至明清兩朝,修史之事由翰林院負(fù)責(zé),又稱翰林為太史 an official who holds astronom and calendar 指司馬遷所著的《史記》 Historical Records written by Si Maqian 參之太史?!啤?柳宗元《柳河?xùn)|集》翰墨
翰墨 (hànmò) 原指筆、墨,借指文章、書畫 brush and ink-writing,painting,or calligraphy 古之作者寄身于翰墨,見意于篇籍?!茇А兜湔摗ふ撐摹?h3>四海四海 (sìhǎi) 指全國(guó)各地 the whole country 四海為家 將軍既帝室之胄,信義著于四海。——《三國(guó)志·諸葛亮傳》 大閹之亂,縉紳而能不易其志者,四海之大,有幾人歟?——明· 張溥《五人墓碑記》 指世界各地 the whole world 放之四海而皆準(zhǔn) 豪放、豁達(dá) unconstrained 老牛說(shuō):“真是大手筆,四海得很”釋寶曇名句,和山谷賦黃迪墨竹韻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