出自宋代李復(fù)《過彈箏峽》:
悠悠薄洛水,東出彈箏峽。
昔人感秋聲,舞躍中音節(jié)。
我來跨官馬,屢渡隨曲折。
水寒石齒澀,鳴調(diào)苦悲咽。
應(yīng)有征人淚,泠然灑清血。
含恨變舊音,冷照關(guān)山月。
袞袞東入海,余情流未歇。
掩耳不能聽,揮鞭急超越。
穿云望前壘,晚路山雨滑。
去遠(yuǎn)猶自聞,回腸危欲絕。
注釋參考
寒石
(1).寒冷的巖石。 唐 杜甫 《前出塞》詩之七:“驅(qū)馬天雨雪,軍行入高山。逕危抱寒石,指落曾冰間?!?/p>
(2).即鹵堿。入中藥,味苦,性寒。主治大熱消渴等。 漢 嚴(yán)遵 《道德指歸論·大成若缺》:“陽之至也,煎砂爛石,飛鳥絶,水蟲疾,萬物枯槁,江湖消竭。當(dāng)此之時,入沉清泉,出衣絺綌,燕高臺,服寒石,猶不能任也?!眳㈤?明 李時珍 《本草綱目·金石五·鹵堿》。
悲咽
悲傷嗚咽。 三國 魏 阮籍 《樂論》:“當(dāng)王居臣之時,奏新樂於廟中,聞之者無不悲咽?!薄杜f唐書·郭子儀傳》:“ 肅宗 在 鳳翔 聞捷,羣臣稱賀,帝以宗廟被焚,悲咽不自勝,臣僚無不感泣。” 明 高明 《琵琶記·風(fēng)木馀恨》:“對真容形衰貌枯,想靈魂悲咽痛苦。” 清 納蘭性德 《清平樂》詞:“夢里碪聲渾未歇,那更亂蛩悲咽。”
李復(fù)名句,過彈箏峽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