出自唐代皮日休《太湖詩游毛公壇》:
卻上南山路,松行儼如廡。
松根礙幽徑,孱顏不能斧。
擺履跨亂云,側(cè)巾蹲怪樹。
三休且半日,始到毛公塢。
兩水合一澗,潈崖卻為浦。
相敵百千戟,共攂十萬鼓。
噴散日月精,射破神仙府。
唯愁絕地脈,又恐折天柱。
一窺耳目眩,再聽云發(fā)豎。
次到煉丹井,井干翳宿莽。
下有蕊剛丹,勺之百疾愈。
凝于白獺髓,湛似桐馬乳。
黃露醒齒牙,碧黏甘肺腑。
檜異松復(fù)怪,枯疏互撐拄。
乾蛟一百丈,髐然半天舞。
下有毛公壇,壇方不盈畝。
當(dāng)時云龍篆,一片苔蘚古。
時時仙禽來,忽忽祥煙聚。
我愛周息元,忽起應(yīng)明主。
三諫卻歸來,回頭唾圭組。
伊余何不幸,斯人不復(fù)睹。
如何大開口,與世爭枯腐。
將山待夸娥,以肉投猰貐。
欻坐侵桂陰,不知巳與午。
茲地足靈境,他年終結(jié)宇。
敢道萬石君,輕于一絲縷。
注釋參考
愁絕
極端憂愁。 唐 杜甫 《自京赴奉先縣詠懷五百字》:“沉飲聊自遣,放歌頗愁絶?!?唐 戴叔倫 《轉(zhuǎn)應(yīng)詞》:“明月,明月,胡笳一聲愁絶。” 宋 王沂孫 《慶宮春·水仙》詞:“國香到此誰憐?煙冷沙昏,頓成愁絶?!?/p>
地脈
地脈 (dìmài) 迷信的人講風(fēng)水時描述地形好壞時的用詞 geographical position天柱
(1).古代神話中的支天之柱?!痘茨献印椥斡?xùn)》:“昔者 共工 與 顓頊 爭為帝,怒而觸 不周之山 ,天柱折,地維絶。”《神異經(jīng)·中荒經(jīng)》:“ 崑崙 之山有銅柱焉,其高入天,所謂天柱也,圍三千里周圓如削?!?唐 王勃 《秋日登洪府滕王閣餞別序》:“地勢極而南溟深,天柱高而北辰遠?!?郭沫若 《女神·女神之再生》詩:“黨徒們呀,快把你們的頭顱借給我來!快把這北方的天柱碰壞!碰壞!”
(2).比喻負重任者。 田漢 《關(guān)漢卿》第五場:“可是自從讀了 文丞相 的《正氣歌》,才知道現(xiàn)在也還有這樣不愧前人的地維、天柱,這就大大增加了我的勇氣了?!?/p>
(3).耳的別名。《太平御覽》卷三六六引《長沙耆舊傳》:“太尉 劉壽 少遇相師,相師曰:‘耳為天柱,今君耳城郭,必典家邦。’”
(4).山名。在 山東 平度縣 北。 清 顧祖禹 《讀史方輿紀(jì)要·山東七·萊州府》:“ 天柱山 ,州( 平度州 )北五十里,絶頂巉巖,聳立如柱?!?/p>
(5).山名。又名 霍山 。在今 安徽 。 西漢 元封 五年(公元前106年) 武帝 南巡,登其山,號為南岳,即此?!妒酚洝ば⑽浔炯o(jì)》:“上巡 南郡 ,至 江陵 而東,登禮 潛 之 天柱山 。” 裴駰 集解引 應(yīng)劭 曰:“ 潛縣 屬 廬江 , 南岳 霍山 也。”
(6).山名。在 浙江省 余杭縣 北。 清 顧祖禹 《讀史方輿紀(jì)要·浙江二·杭州府》:“﹝ 大滌山 ﹞其右為 天柱山 ,高六百六十丈……為第五十七福地?!?/p>
(7).山名。 陜西 岐山 的別名。 清 顧祖禹 《讀史方輿紀(jì)要·陜西四·鳳翔府》:“ 岐山 亦曰 天柱山 ?!?/p>
(8).星名。屬于東方七宿中的角宿?!稌x書·天文志上》:“三臺六星,兩兩而居,起文昌,列抵太微。一曰天柱,三公之位也?!薄缎墙?jīng)》卷上:“天柱五星在紫微宮內(nèi),近東垣,主建教等二十四氣也?!?/p>
皮日休名句,太湖詩游毛公壇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