出自唐朝王維《輞川集十二首》
清淺白石灘,綠蒲向堪把。家住水東西,浣紗明月下。
北垞湖水北,雜樹映朱闌。逶迤南川水,明滅青林端。
仄徑蔭宮槐,幽陰多綠苔。應(yīng)門但迎掃,畏有山僧來。
飛鳥去不窮,連山復(fù)秋色。上下華子岡,惆悵情何極。
桂尊迎帝子,杜若贈佳人。椒漿奠瑤席,欲下云中君。
檀欒映空曲,青翠漾漣漪。暗入商山路,樵人不可知。
日飲金屑泉,少當(dāng)千馀歲。翠鳳翊文螭,羽節(jié)朝玉帝。
輕舸迎上客,悠悠湖上來。當(dāng)軒對尊酒,四面芙蓉開。
分行接綺樹,倒影入清漪。不學(xué)御溝上,春風(fēng)傷別離。
秋山斂馀照,飛鳥逐前侶。彩翠時(shí)分明,夕嵐無處所。
輕舟南垞去,北垞淼難即。隔浦望人家,遙遙不相識。
結(jié)實(shí)紅且綠,復(fù)如花更開。山中儻留客,置此芙蓉杯。
以上王維作品《輞川集》共12首
注釋參考
椒漿
以椒浸制的酒漿。古代多用以祭神?!冻o·九歌·東皇太一》:“蕙肴蒸兮蘭藉,奠桂酒兮椒漿。”《漢書·禮樂志》:“勺椒漿,靈已醉?!?唐 王維 《椒園》詩:“椒漿奠瑤席,欲下 云中君 ?!?清 朱彝尊 《六聘山中吊晉處士霍原》詩:“祠墓久摧沒,末由酹椒漿?!?/p>
瑤席
(1).形容華美的席面,設(shè)于神座前供放祭品。一說指用瑤草編成的席子。 唐 魏徵 《五郊樂章·肅和》:“瑤席降神,朱弦饗帝。” 元 王沂 《七曲文昌祠》詩:“初無瑤席椒漿奠,空望靈旗鶴駕來?!?/p>
(2).美稱通常供坐臥之用的席子。 南朝 宋 鮑照 《代白纻舞歌詞》:“象牀瑤席鎮(zhèn)犀渠,雕屏匼匝組帷舒?!?明 劉炳 《春夕直左掖懷周侍御》詩:“憶我同袍人,何繇共瑤席。”
(3).指珍美的酒宴。 唐 劉禹錫 《酬嚴(yán)給事賀加五品》詩:“雕盤賀喜開瑤席,彩筆題詩出瑣闈?!?宋 陸游 《避暑漫抄·啽囈集》:“滿堂詩酒皆詞客,奪錦揮毫在瑤席。” 明 王洪 《觀燈賦》:“舉霞觴,肆瑤席?!?/p>
云中君
傳說中的神名。見《楚辭·九歌》及《漢書·郊祀志上》。所指何神,諸說不一。 王逸 、 顏師古 注謂為云神, 王闿運(yùn) 《楚辭釋》謂為 云夢澤 水神, 郭沫若 《九歌今譯》謂為女神, 姜亮夫 《屈原賦校注》謂為月神。
王維名句,輞川集十二首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