滌場(chǎng)定是多遺秉,棲畝爰知有剩糧
出自宋代吳潛《再用前韻各賦三解》:
九天膏澤沛群方,盡掃螟蝗蝥蟘殃。
即刻焦煩成爽塏,何時(shí)繁富換荒涼。
滌場(chǎng)定是多遺秉,棲畝爰知有剩糧。
卻笑蓽門窮措大,瓶罌脫粟正深藏。
注釋參考
滌場(chǎng)
亦作“ 滌塲 ”。打掃場(chǎng)地?!对?shī)·豳風(fēng)·七月》:“九月肅霜,十月滌場(chǎng)?!?孔穎達(dá) 疏:“十月之中,埽其場(chǎng)上粟麥盡皆畢矣。” 宋 范成大 《丙午東宮壽詩(shī)》:“史賀星同軌,農(nóng)歌稼滌場(chǎng)?!?清 杜岕 《九日荔軒招泛虎丘觀穫》詩(shī):“吾儕野人輩,想見滌場(chǎng)福?!?清 陳維崧 《鶯啼序·蘭陵邵子湘有畫像五幀索予題詞》詞:“其一江村,滌塲納稼,髣髴柴桑里。”一說謂滌蕩。 王國(guó)維 《觀堂集林·肅霜滌場(chǎng)說》:“《詩(shī)·豳風(fēng)》:‘九月肅霜,十月滌場(chǎng)’……肅霜、滌場(chǎng),皆互為雙聲,乃古之聯(lián)緜字,不容分別釋之……滌場(chǎng)即滌蕩?!眳⒁姟?滌蕩 ”。
遺秉
指成把的遺穗?!对?shī)·小雅·大田》:“彼有遺秉,此有滯穗?!?毛 傳:“秉,把也?!?孔穎達(dá) 疏:“彼處有遺餘之秉把,此處有滯漏之禾穗?!?唐 王維 《京兆張公德政碑》:“野無遺秉,路有委骨。” 清 彭兆蓀 《輸租樂》:“遺秉滯穗皆入官,鳩形婦子吞聲還?!?/p>
猶言發(fā)放糧食。 宋 宋祁 《賀呂待制啟》:“ 河 朔艱食,縣官乏材,首膺僉求,大經(jīng)用度,游刃於肯綮之地,遺秉於滅裂之餘?!?/p>
棲畝
《初學(xué)記》卷九引《子思子》:“ 東戶 季子 之時(shí),道上雁行而不拾遺,耕耨餘糧宿諸畝首?!焙笏煲浴皸€”謂將馀糧存積田畝之中,以頌豐年盛世。 晉 左思 《魏都賦》:“餘糧棲畝而弗收,頌聲載路而洋溢。” 唐 陸龜蒙 《江南秋懷寄華陽(yáng)山人》詩(shī):“負(fù)杖歌棲畝,操觚賦北征?!薄睹魇贰ば熵懨鱾鳌罚骸八d則餘糧棲畝皆倉(cāng)庾之積。” 清 趙翼 《夜歸》詩(shī):“棲畝餘糧收未盡,歡聲滿路説豐年。”
吳潛名句,再用前韻各賦三解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
- 2貓貓勇士