出自宋代韓元吉《次韻佑父秋懷》:
詩人固多窮,飲水但饑臥。
誰能趨權門,殘冷分涕唾。
爭名與馳利,到眼不一過。
居然流俗罪,我爾乃同坐。
得為荀郎吊,失作蒯生賀。
卻笑貨殖翁,高談六雄破。
愁來挹黃妳,悲至邀白墮。
感時忽秋吟,蟋蟀正相和。
注釋參考
貨殖
貨殖 (huòzhí) 經(jīng)商;商人 engage in trade;merchant 又欲軸轤遠致,亦令貨殖聚斂。——《南史·徐勉傳》 與平州郡之豪杰,五都之貨殖,三選七遷,充奉陵邑?!?班固《西都賦》高談
亦作“ 高譚 ”。1.侃侃而談,大發(fā)議論。 三國 魏 劉劭 《人物志·接識》:“是故多陳處直,則以為見美,靜聽不言,則以為虛空,抗為高談,則為不遜。” 北周 庾信 《預麟趾殿校書和劉儀同》:“高譚變白馬,雄辯塞 飛狐 。” 明 許承欽 《將相談兵歌題蔡懷真畫冊》詩:“蟹羹魚炙行日夕,高談話昔情逾敦。” 茅盾 《子夜》三:“可是--平常日子高談‘男女之大防’的,豈非就是他這班‘社會的棟梁’么?”
(2).不切實際的議論。 晉 葛洪 《抱樸子·官理》:“昔 衞靈 聽圣言而數(shù)驚, 秦孝 聞高談而睡寐。”
(3).高明的談吐;高尚的言談。 南朝 梁 蕭統(tǒng) 《講解將畢賦三十韻詩依次用》:“高談屬時勝,寡聞終自恧。” 宋 秦觀 《送喬希圣》詩:“杖藜對客騁高談,自覺胸襟輩 堯 禹 。” 清 吳偉業(yè) 《哭志衍》詩:“高譚羣兒驚,健筆小儒怍?!?/p>
六雄
(1).指 戰(zhàn)國 時 韓 、 趙 、 魏 、 燕 、 齊 、 楚 六國。 唐 李咸用 《和友人喜相遇》詩之三:“六雄互欲吞諸國,四海終須作一家。” 唐 劉知幾 《史通·雜說下》:“又觀世之學者,或耽玩一經(jīng),或專精一史。談《春秋》者,則不知 宗周 既隕,而人有六雄?!?/p>
(2). 唐 代以 鄭 、 陜 、 汴 、 絳 、 懷 、 魏 六州,為形勢重要之地,稱為“六雄”。 唐 開元 中,將境內(nèi)自京都及都督都護府以外,以近畿為四輔,其余州縣依其地理條件、戶口多寡,分為六雄、十望、十緊及上中下各種等級?!缎绿茣ろf處厚傳》:“ 處厚 乃置六雄、十望、十緊等州,悉補別駕,由是流品澄別?!眳㈤啞锻ǖ洹ぢ毠佟ぶ菘は隆?。
韓元吉名句,次韻佑父秋懷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