采薇秦山鎮(zhèn),養(yǎng)親湘水源
出自唐代邵謁《送從弟長安下第南歸覲親》:
白日不得照,戴天如戴盆。
青云未見路,丹車勞出門。
采薇秦山鎮(zhèn),養(yǎng)親湘水源。
心中豈不切,其如行路難。
為文清益峻,為心直且安。
芝蘭未入用,馨香志獨存。
他門種桃李,猶能蔭子孫。
我家有棠陰,枝葉竟不繁。
心醉豈因酒,愁多徒見萱。
征徒忽告歸,執(zhí)袂殷勤論。
在鳥終為鳳,為魚須化鯤。
富貴豈長守,貧賤寧有根。
丈夫志不大,何以佐乾坤。
晝短疾于箭,早來獻天言。
莫戀蒼梧畔,野煙橫破村。
注釋參考
采薇
殷 末, 孤竹君 二子 伯夷 、 叔齊 ,反對 周武王 伐 紂 ,曾叩馬而諫。 周 代 殷 而有天下后,他們“義不食 周 粟”,隱于 首陽山 ,采薇蕨而食,及饑且死,作歌曰:“登彼西山兮,采其薇兮,以暴易暴兮,不知其非兮。 神農 、 虞 、 夏 忽焉沒兮,我安適歸兮?于嗟徂兮,命之衰矣。遂餓死于 首陽山 ?!币姟妒酚洝げ牧袀鳌?。后以“採薇”指歸隱。其歌稱《採薇歌》,后人譜為琴曲,稱《採薇操》,亦省稱《採薇》。見《樂府詩集·瑟曲歌辭一·<採薇操>序》引《琴集》及《樂府解題》。 晉 葛洪 《抱樸子·任命》:“愿先生委龍蛇之穴,升利見之涂……採薇何足多慕乎?” 唐 王維 《送別》詩:“遂令 東山 客,不得顧採薇?!?宋 王禹偁 《賢人不家食賦》:“當年 漢 殿,猶聞索米之言;今日 商山 ,不見採薇之老?!?清 和邦額 《夜譚隨錄·梁生》:“而今一發(fā)窮無告,不久西山唱《採薇》?!?/p>
(1).《詩·小雅》篇名?!丁丛姟敌颉罚骸?文王 之時,西有 昆夷 之患,北有 玁狁 之難,以天子之命命將率,遣戍卒,以守衛(wèi)中國,故歌《采薇》以遣之?!焙笏煲浴安赊薄弊髡{遣士卒的典故。 清 姚鼐 《吳戍橋》詩:“上相歌《采薇》,嚴軍入懸瓠?!?/p>
(2).《史記·伯夷列傳》載, 周武王 滅 殷 之后,“ 伯夷 、 叔齊 恥之,義不食 周 粟,隱於 首陽山 ,采薇而食之?!焙笠蛞浴安赊薄敝笟w隱或隱遁生活。 三國 魏 嵇康 《幽憤詩》:“采薇山阿,散髮巖岫,永嘯長吟,頤性養(yǎng)壽。” 唐 杜甫 《別董颋》詩:“當念著皂帽,采薇青云端?!薄稓w潛志》卷十四引 元 劉肅 詩:“二 陸 不可作,故山歸采薇。”
(3).指亡國。 黃人 《<清文匯>序》:“播佳種於龍野,存國粹於滄桑,以塞麥秀,采薇之痛。”
山鎮(zhèn)
某一地區(qū)最有名的山。《周禮·夏官·職方氏》:“東南曰 揚州 ,其山鎮(zhèn)曰 會稽 ,其澤藪曰 具區(qū) 。” 鄭玄 注:“鎮(zhèn),名山安地德者也?!?孫詒讓 正義:“此九州九山,亦并當州重大之名以鎮(zhèn)安地域者,故尊之曰鎮(zhèn)也?!?/p>
養(yǎng)親
奉養(yǎng)父母?!肚f子·養(yǎng)生主》:“可以保身,可以全生,可以養(yǎng)親,可以盡年。” 宋 陸游 《老學庵筆記》卷三:“ 張魏公 作都督,欲辟之入幕, 元受 力辭曰:‘ 盡言 方養(yǎng)親,使得一神丹,可以長年,必持之以遺老母,不以獻公也?!?/p>
湘水
即 湘江 。 漢 東方朔 《七諫·哀命》:“測 汨羅 之 湘水 兮,知時固而不反。” 唐 杜甫 《建都十二韻》:“永負 漢 庭哭,遙憐 湘水 魂?!?魯迅 《湘靈歌》:“昔聞 湘水 碧如染,今聞 湘水 胭脂痕?!?/p>
邵謁名句,送從弟長安下第南歸覲親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