聞之三嘆息,渙然發(fā)深省
出自宋代袁樞《武夷精舍十詠漁艇》:
溪回山路斷,月白沙汀冷。
有人掀短篷,擊櫂歌聲永。
聞之三嘆息,渙然發(fā)深省。
歸去萬(wàn)石灘,理我釣魚艇。
注釋參考
三嘆
亦作“ 三嘆 ”。多次感嘆,形容慨嘆之深?!蹲髠鳌ふ压四辍罚骸拔嶙又檬持g三嘆,何也?” 唐 杜甫 《惜別行送劉判官》詩(shī):“九州兵革浩茫茫,三嘆聚散臨重陽(yáng)。” 太平天囯 洪仁玕 《自述》:“予每讀其史傳及《正氣歌》,未嘗不三嘆流涕也,今予亦祇法 文丞相 已?!?/p>
謂三人隨著歌唱者發(fā)出贊嘆之聲,予以應(yīng)和?!段倪x·陸機(jī)<文賦>》:“雖一唱而三嘆,固既雅而不艷?!?李善 注:“唱,發(fā)歌句者;三嘆,三人從而嘆之。”
渙然
渙然 (huànrán) 離散;消散 melt away;vanish;disappear 他的疑慮渙然冰釋深省
深省,深醒 (shēnxǐng,shēnxǐng) 深深地覺醒 thoroughly realize 發(fā)人深省的教訓(xùn)袁樞名句,武夷精舍十詠漁艇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
- 10合金之拳