謗篋況所招,訟缿那能辨
出自宋代陳傅良《次沈儉夫求花木韻》:
我意何不樂,我顏復(fù)何?。
止齋有新畬,耕犢角已繭。
止齋有溪水,釣席隨所展。
兩山夾精舍,佳處迫廬峴。
朋來盡名流,燕坐皆勝踐。
頹然止齋翁,心故不可轉(zhuǎn)。
厭書或窺園,乘興是陟巘。
日月之蔽虧,木陰自幽顯。
雨露之密疎,草色自深淺。
翁子一解釋詠,初不著姝孌。
易老探醇駁,風(fēng)騷較寬?cǎi)邸?br>眠食雖甚佳,病患盍加勉。
謗篋況所招,訟缿那能辨。
於焉更悟入,豈但茍排遣。
寄言子沈子,所欲果何件。
葭豕來春田,冥鴻脫秋狝。
欲蘭猶見紉,月桂不可搴。
慕遠(yuǎn)失之近,求多得常鮮。
請(qǐng)以壯縣才,從茲益懷卷。
深居勿近市,隘巷莫容輦。
有花門擁篲,無花地生蘚。
嘗試玩喧寂,何者是真舛。
舊學(xué)枉初心,新功費(fèi)重研。
何如過止齋,我亦精文選。
注釋參考
謗篋
存放謗書的箱篋。 清 孫兆祥 《即事》詩(shī):“謗篋一朝開,孤臣絶塞來。”參見“ 謗書 ”。
訟缿
受納訴狀之器。語(yǔ)本《漢書·趙廣漢傳》:“﹝ 廣漢 ﹞又教吏為缿筩,及得投書,削其主名,而託以為豪桀大姓子弟所言?!?顏師古 注:“缿,若今盛錢臧瓶,為小孔,可入而不可出?;蚶懟?筒)﹝筩﹞,皆為此制,而用受書,令投於其中也?!?宋 王安石 《上泉州畢少卿啟》:“僅審履和嘉月,靜事雄堂,訟缿晝清,道環(huán)天粹?!?/p>
那能
方言。怎么樣。
出處:章炳麟 《新方言·釋詞》:“凡諸形狀皆謂之態(tài),亦謂之能; 蘇州 問何如曰那能,那即若字,能即態(tài)字,猶通語(yǔ)言曾(俗作怎)么樣矣?!?
例句:殷夫 《監(jiān)房的一夜》:“ 小王 說:‘老和尚后來那能了呢?’說著笑了?!?
陳傅良名句,次沈儉夫求花木韻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