偏郡隔云岑,回溪路更深
出自唐代崔備《清溪路中寄諸公(一作寄韋于二侍御)》:
偏郡隔云岑,回溪路更深。
少留攀桂樹,長渴望梅林。
野筍資公膳,山花慰客心。
別來無信息,可謂井瓶沉。
注釋參考
云岑
云霧繚繞的山峰。高山。 晉 陶潛 《歸鳥》詩:“翼翼歸鳥,晨去于林。遠(yuǎn)之八表,近憇云岑?!?唐 杜甫 《過津口》詩:“和風(fēng)引桂楫,春日漲云岑。” 元 張雨 《八聲甘州·舟次垂虹寄玄洲許道民》詞:“渺云岑天末,煙江雨外,猶認(rèn)芳華?!?/p>
溪路
溪谷邊的路;溪水之路。 唐 張九齡 《赴使瀧峽》詩:“溪路日幽深,寒空入兩嶔。” 唐 王昌齡 《武陵開元觀黃煉師院》詩之一:“欲訪 桃源 入溪路,忽聞雞犬使人疑。” 唐 柳宗元 《入黃溪聞猿》詩:“溪路千里曲,哀猿何處鳴?!?/p>
谿路:山間小路。 唐 崔曙 《山下晚晴》詩:“寥寥遠(yuǎn)天靜,谿路何空濛。”
更深
更深 (gēngshēn) 夜深 deep at night 更深人靜 更深夜靜崔備名句,清溪路中寄諸公(一作寄韋于二侍御)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