出自宋代范仲淹《聽真上人琴歌》:
銀潢耿耿霜棱棱,西軒月色寒如冰。
上人一叩朱絲繩,萬籟不起秋光凝。
伏犧歸天忽千古,我聞遺音淚如雨。
嗟嗟不及鄭衛(wèi)兒,北里南鄰競歌舞。
競歌舞,何時休,師襄堂上心悠悠。
擊浮金,戛鳴玉,老龍秋啼滄海底,幼猿暮嘯寒山曲。
隴頭瑟瑟咽流泉,洞庭蕭蕭落寒木。
此聲感物何太靈,十二銜珠下仙鵠。
為予再奏南風詩,神人和暢舜無為。
為予試彈廣陵散,鬼物悲哀晉方亂。
乃知圣人情慮深,將治四海先治琴。
興亡哀樂不我遁,坐中可見天下心。
感公遺我正始音,何以報之千黃金。
注釋參考
感物
(1).謂有感于怪異之事?!段倪x·班彪<王命論>》:“是以 王 武 感物而折契, 呂公 覩形而進女?!?李善 注:“《漢書》曰: 高祖 常從 王媼 、 武負 貰酒,時飲醉臥, 武負 、 王媼 見其上常有怪。”
(2).見物興感。 唐 韓愈 《薦士》詩:“念將決焉去,感物增戀嫪。”《詩刊》1977年第11期:“即所謂‘登山則情滿于山’,感物詠志耳。”
(3).感動或感化他物。 漢 班固 《幽通賦》:“精通靈而感物兮,神動氣而入微?!薄逗鬂h書·邳彤傳》:“一夫荷戟大呼,則千里之將無不捐城遁逃,虜伏請降。自上古以來,亦未有感物動民其如此者也?!?明 劉基 《書紹興府達魯花赤九十子陽德政詩后》:“政之感人,猶氣之感物也。”
十二
(1).十分之二?!妒酚洝じ咦姹炯o》:“地方二千里,持戟百萬,縣隔千里之外, 齊 得十二焉?!?裴骃 集解引 蘇林 曰:“十二,得十中之二?!?/p>
(2).特指稅率或利率十分之二?!吨芏Y·地官·載師》:“凡任地……甸稍縣都,皆無過十二。” 賈公彥 疏:“皆無過十二者……皆無過十而稅二?!薄稘h書·貢禹傳》:“商賈求利,東西南北各用智巧,好衣美食,歲有十二之利,而不出租稅。” 顏師古 注:“若有萬錢為賈,則獲二千之利?!?/p>
(3).形容數(shù)量多或程度深。 南朝 齊 王融 《望成行》:“金城十二重,云氣出表里?!眳⒁姟笆??!?/p>
銜珠
(1).相傳曾有鶴為獵人所射, 噲參 醫(yī)其瘡,愈而放之,后鶴夜到門外, 參 執(zhí)燭視之,見鶴雌雄至,各銜明珠以報 參 。又, 隋侯 出行,見大蛇被傷中斷,疑其靈異,使人以藥封之,蛇乃能走。歲馀,蛇銜明珠以報。事見《淮南子·覽冥訓》 漢 高誘 注、 晉 干寶 《搜神記》卷二十。詩文中常用為報恩之典。 漢 焦贛 《易林·謙之泰》:“白鶴銜珠,夜寳反明。懷我德音,身受光勞?!?南朝 梁武帝 《孝思賦》:“靈蛇銜珠以酬德,慈烏反哺以報親?!?唐 張說 《和朱使欣》詩之一:“空傳人贈劍,不見虎銜珠?!?/p>
(2).《初學記》卷二七引 晉 王嘉 《拾遺記》:“ 黃帝 之子名 青陽 ,是曰 少昊 ,一名 摯 ,有白云之瑞,號為 白帝 。有鳳銜明珠致於庭, 少昊 乃拾珠懷之,使照服於天下?!焙笥枚髻p之典。 唐 李嶠 《沙吒忠義等官爵制》:“宜膺剖珪之錫,兼峻銜珠之寵?!?/p>
范仲淹名句,聽真上人琴歌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
- 1錄小影