出自唐代李紳《悲善才》:
穆王夜幸蓬池曲,金鑾殿開高秉燭。
東頭弟子曹善才,。
琵琶請進新翻曲。
翠蛾列坐層城女,笙笛參差齊笑語。
。
天顏靜聽朱絲彈,眾樂寂然無敢舉。
銜花金鳳當承撥,。
轉(zhuǎn)腕攏弦促揮抹,花翻鳳嘯天上來,裴回滿殿飛春雪。
。
抽弦度曲新聲發(fā),金鈴玉珮相瑳切。
流鶯子母飛上林,。
仙鶴雌雄唳明月。
此時奉詔侍金鑾,別殿承恩許召彈。
。
三月曲江春草綠,九霄天樂下云端。
紫髯供奉前屈膝,。
盡彈妙曲當春日。
寒泉注射隴水開,胡雁翻飛向天沒。
。
日曛塵暗車馬散,為惜新聲有馀嘆。
明年冠劍閉橋山,。
萬里孤臣投海畔。
籠禽鎩翮尚還飛,白首生從五嶺歸。
。
聞道善才成朽骨,空馀弟子奉音徽。
南譙寂寞三春晚,。
有客彈弦獨凄怨。
靜聽深奏楚月光,憶昔初聞曲江宴。
。
心悲不覺淚闌干,更為調(diào)弦反覆彈。
秋吹動搖神女佩,。
月珠敲擊水晶盤。
自憐淮海同泥滓,恨魄凝心未能死。
。
惆悵追懷萬事空,雍門感慨徒為爾。
注釋參考
琵琶
琵琶 (pípa) 中國的一種四弦樂器,彈奏如吉他,其主要部分大如詩琴,頸部有琴柱12個以上,伸入主體部分的琵琶,是在西漢“裁箏筑”的基礎上逐步發(fā)展起來的。它從西漢試制,歷東漢、魏晉、至隋唐,基本定型。它在漢末魏初始獲“枇杷”名。魏晉時,因“枇杷”二字音,改名“琵琶” pi-pa,a plucked string instrument with a fretted fingerboard新翻
新改編。 唐 劉禹錫 《楊柳枝》詞:“請君莫奏前朝曲,聽唱新翻《楊柳枝》。” 南唐 馮延巳 《采桑子》詞:“ 昭陽殿 里新翻曲,未有人知?!薄峨S園詩話》卷五引 清 黃任 《虎丘竹枝》之四:“畫鼓紅牙節(jié)拍繁, 崑山 法部鬭新翻?!?/p>
李紳名句,悲善才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