清韻動竽瑟,諧此風(fēng)中聲
出自唐代柳宗元《酬賈鵬山人郡內(nèi)新栽松寓興見贈二首》:
芳朽自為別,無心乃玄功。
夭夭日放花,榮耀將安窮。
青松遺澗底,擢蒔茲庭中。
積雪表明秀,寒花助蔥蘢。
貞幽夙有慕,持以延清風(fēng)。
無能常閉閣,偶以靜見名。
奇姿來遠山,忽似人家生。
勁色不改舊,芳心與誰榮。
喧卑豈所安,任物非我情。
清韻動竽瑟,諧此風(fēng)中聲。
注釋參考
清韻
(1).清雅和諧的聲音或韻味。 三國 魏 曹植 《白鶴賦》:“聆雅琴之清韻,記六翮之末流。” 唐 白居易 《官舍小亭閑望》詩:“風(fēng)竹散清韻,煙槐凝緑姿?!?宋 賀鑄 《南歌子》詞:“傍水添清韻,橫墻露粉顏?!?清 姚鼐 《送鄭羲民郎中守永州》詩:“雨窗黯青燈,聽君絶妙辭。清韻倏邈遠,南行指 湘 灕 ?!?/p>
(2).喻指鏗鏘優(yōu)美的詩文。 前蜀 韋莊 《李氏小池亭》詩:“家藏何所寶,清韻滿瑯函?!?/p>
中聲
(1).中和之聲?!蹲髠鳌ふ压辍罚骸跋韧踔畼?,所以節(jié)百事也,故有五節(jié),遲速本末以相及,中聲以降,五降之后,不容彈矣?!?杜預(yù) 注:“此謂先王之樂得中聲,聲成,五降而息也?!?楊伯峻 注:“宮商角徵羽五聲,有遲有速,有本有末,調(diào)和而得中和之聲,然后降于無聲?!薄秶Z·周語下》:“古之神瞽,考中聲而量之以制?!?韋昭 注:“考,合也,謂合中和之聲?!?明 唐順之 《送陸訓(xùn)導(dǎo)序》:“昔 孔子 患 鄭 、 衛(wèi) 之聲亂于雅頌,乖剌無所從正……自是刪《詩》,定其中聲,得三百篇?!?/p>
(2).指五音中的商聲。 宋 沉括 《夢溪筆談·樂律一》:“宮生徵,徵生商,商生羽,羽生角,故商為中聲?!?/p>
柳宗元名句,酬賈鵬山人郡內(nèi)新栽松寓興見贈二首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