行香野寺徐方至,白事琴堂久始迎
出自宋代劉克莊《哭常權(quán)》:
曾佐下風(fēng)山縣里,長官貴重若神明。
行香野寺徐方至,白事琴堂久始迎。
遠(yuǎn)遞無書悲契闊,老襟有淚愴生平。
郎君如玉聞先夭,誰護(hù)丹旌問去程。
注釋參考
行香
(1).古代禮拜神佛的一種儀式。始于 南北朝 。初,每燃香熏手,或以香末散行。 唐 以后則齋主持香爐巡行道場,或儀導(dǎo)以出街。《南史·王僧達(dá)傳》:“先是, 何尚之 致仕,復(fù)膺朝命,於宅設(shè)八關(guān)齋,大集朝士,自行香。” 唐 張籍 《送令狐尚書赴東都留守》詩:“行香暫出天橋上,巡禮常過禁殿中?!薄杜f唐書·職官志二》:“凡國忌日,兩京大寺各二,以散齋僧尼。文武五品已上,清官七品已上皆集,行香而退。” 宋 姚寬 《西溪叢語》卷下:“行香起於 后魏 及 江 左 齊 梁 間。每燃香燻手,或以香末散行,謂之行香。 唐 初因之。 文宗 朝, 崔蠡 奏設(shè)齋行香,事無經(jīng)據(jù),乃罷。 宣宗 復(fù)釋教,行其儀。 朱梁 開國,大明節(jié)百官行香祝壽。 石晉 天禧 中, 竇正固 奉國忌行香,宰臣跪爐,百官立班,仍飯僧百人,即為規(guī)式。國朝至今因之?!薄毒┍就ㄋ仔≌f·拗相公》:“一日,愛子 王雱 病疽而死, 荊公 痛思之甚,招天下高僧設(shè)七七四十九日齋醮,薦度亡靈。 荊公 親自行香拜表?!?清 顧張思 《土風(fēng)錄》卷二:“僧道法事有行香。 姚寬 《西溪叢語》謂起于 后魏 及 江 左 齊 梁 間,初以香末散行為行香。 唐 以后則齋主持香鑪巡行壇中及街市,至今皆然。案釋氏《賢愚經(jīng)》:‘為蛇施金設(shè)齋,令人行香僧手中?!讼隳┥⑿兄邢阋病!短茣罚骸?開成 五年四月,中書門下奏天下州府每年常設(shè)降誕齋,行香后令以素食宴樂?!顺骤z巡行之行香也。”《儒林外史》第四回:“眾和尚吃完了齋,洗了臉和手,吹打拜懺,行香放燈,施食散花,跑五方,整整鬧了三晝夜,方纔散了?!薄都t樓夢》第一○二回:“三位法官行香取水畢,然后擂起法鼓。” 克非 《春潮急》三三:“‘走快點(diǎn)哇!’妻子掉的太遠(yuǎn),他停下來催促,‘又不是在“行香”!’”
(2). 明 清 時官吏每至朔望入廟焚香叩拜,或新官赴任后舉行入廟焚香儀式,均稱行香?!冻蹩膛陌阁@奇》卷十:“行香講書已過,便張告示,先考府學(xué)及 天臺 、 臨海 兩縣?!?清 趙翼 《陔馀叢考·行香》:“外省文武官每朔望向文武廟行香……朔望朝拜亦是舊制,而與行香為兩事。 王棠 《知新録》謂 洪武 十七年詔,朔望日郡縣官以下詣學(xué)行香,則朔望朝拜及行香并為一事,乃 洪武 制?!薄吨袊F(xiàn)在記》第五回:“不多幾日,早到了 黃梅縣 地界,早有書差辦下一座公館,看了九月十四辰時接印。一切行香、巡城、放告,都是照例公事,不在話下?!?/p>
野寺
野外廟宇。 唐 韋應(yīng)物 《酬令狐司錄善福精舍見贈》詩:“野寺望山雪,空齋對竹牀?!?宋 蘇軾 《游杭州山》詩:“山平村塢迷,野寺鐘相答?!?清 張錫祚 《謁韋刺史祠》詩:“道心棲野寺,詩思冷秋塘。”
徐方
(1).指古 徐國 。《詩·大雅·常武》:“ 徐方 繹騷,震驚 徐方 ?!?高亨 注:“ 徐方 , 徐 邦?!薄稌x書·宣帝紀(jì)》:“ 周宣王 時,以世官克平 徐方 ?!?宋 朱熹 《齋居感興》詩之四:“君看 穆天子 ,萬里窮轍跡。不有《祈招》詩, 徐方 御宸極?!眳⒁姟?徐戎 ”。
(2).指 徐州 。 漢 陳琳 《為袁紹檄豫州》:“故躬破於 徐方 ,地奪於 呂布 。” 唐 楊炯 《李懷州墓志銘》:“或全 齊 歷下 之軍,或 大禹 徐方 之地?!眳⒁姟?徐州 ”。
白事
白事 (báishì) 喪事 funeral琴堂
1.《呂氏春秋.察賢》:"宓子賤治單父,彈鳴琴,身不下堂而單父治。"后遂稱州﹑府﹑縣署為琴堂。 2.琴室。劉克莊名句,哭常權(quán)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