出自元朝元無名氏《掛金索二一首》
聰明君子,一一聽分訴。甲子天年,看看降真數(shù)。跳出凡籠,一個長生路。免教閻王,鬼使來勾取。
二更里,人靜萬事都無染。一對金蟾,上下來盤旋。嚇退三尸,奔走如雷電。白雪漫漫,降下瓊花片。
法{1*1}輪鼓。河車穩(wěn)穩(wěn)三十幅。搬日月、輥入金爐。玉鼎烹煎,九陽真火煮。萬道霞光,千重翠霧。
奉勸人人,一一聽分訴。不曉陰陽,怎知修行路。始初下手,煉就鉛汞體。自有龜蛇,引入曹溪路。
過了一年,又是添一歲。每日隨緣,爭甚閑和氣。可憐韶華,奔走如*指。莫待臨頭,臘月三十日。
境堪圖。翱翔云水縱橫步。曲江上、飛鳥烏走兔?;⒗@龍蟠,坎離相會聚。斡轉天關,運動地軸。
破昏衢。地雷震動山頭雨。黃芽長、白雪飛舞。露灑瓊漿,瑞草滿園圃。玉蕊紛紛,金花綻吐。
認真趣。木金間隔通玄路。驅四象、五行圓聚。*結神凝,陰陽自返復。遍體薰蒸,周天火足。
三更里,陽生子母朝金闕。海底靈龜,吸盡金鳥烏血。一*綿綿,三關都透徹。萬道霞光,捧出西江月。
四更里,無事四邊都寧靜。內放心花,賞玩長春景。戊己門開,有個真人進。一粒金丹,運上昆侖頂。
我愛閑居,心境常皎潔。境滅情忘,自然無分別。云散長空,露出清霄月。此個家風,有口難分說。
無憂慮。孤云野鶴無拘束。草庵內、閑看金書。窗外林泉,隈山傍水竹。明月清風,堪為伴侶。
五更里,天行還了修行愿。龍虎相交,倒把黃河卷。半空里雷聲,鬼神難測辯。認得元初,本來真頭面。
享天廚。仙衣佳體身輕舉。乘鸞鳳、玩賞清都。寶殿瓊樓,金釘滿朱戶。不夜長春,無來無去。
行功足。蓬萊三島群仙聚。瑤池會、圣賢無數(shù)。盡是修真,學道列仙侶。侍奉高真,西王圣母。
養(yǎng)元初。心猿意馬牢栓住。六賊盡、不曾貪圖。杳杳冥冥,昏昏默默處。湛湛澄澄,性停命住。
一更里,澄心下手端然坐。趕退群魔,隊隊白羊過。剔起心燈,照見元初我。方寸玲瓏,寶珠懸一顆。
應仙舉。汞鉛黑白希夷路。端的下、苦志工夫。晝夜無眠,粗衣淡飯足。乞化街頭,十方父母。
有中無。無中更有些兒做。有無中、里面搜取。無內藏真,有內卻如無。有無雙忘,還同太虛。
齋罷閑行,獨唱無人和。山里樵夫,也唱哩**。上了一個坡。下了一個坡。便做高官,也只不如我。
罩明珠。化生養(yǎng)就胎仙舞。真慶會、姹女圓聚??曙嫮倽{,玉琴自然撫。韻定仙音,敲金擊玉。
以上元無名氏作品《掛金索》共21首
注釋參考
明君
(1).賢明的君主?!蹲髠鳌こ晒辍罚骸按蠓驗檎?,猶以眾克,況明君而善用其眾乎?” 唐 駱賓王 《宿溫城望軍營》詩:“還應雪 漢 恥,持此報明君。” 明 劉基 《擬連珠》之六八:“去奢尚儉,明君所以弭邪侈。”
(2).舞名。 宋 樂史 《綠珠傳》:“ 緑珠 能吹笛,又善舞《明君》?!?/p>
一聽
(1).一一傾聽?!俄n非子·八經(jīng)》:“下君盡己之能,中君盡人之力,上君盡人之智。是以事至而結智,一聽而公會。” 陳奇猷 集釋:“《內儲説上篇》‘一聽’節(jié): 齊湣王 聽竽,好一一聽之。是一聽,即一一聽之。一一聽之者,謂分離各言事者而聽其各別之言,蓋不使臣下互知所言也?!?/p>
(2).初聽。 南朝 齊 謝朓 《冬緒羈懷》詩:“一聽春鶯喧,再視秋鴻沒?!?宋 蘇軾 《南堂》詩之三:“一聽南堂新瓦響,似聞東塢小荷香。”
(3).完全聽憑?!杜f五代史·梁書·末帝紀下》:“如愿出家受戒者,皆須赴闕比試藝業(yè)施行,愿歸俗者一聽自便。” 梁啟超 《為國會期限問題敬告國人》:“無國會而一聽現(xiàn)政府之實行姿虐,不負責任,則有死無生,其勢已洞若觀火?!?魯迅 《書信集·致黎烈文》:“今姑且寄奉,可用與否,一聽酌定?!?/p>
(4).指完全聽信。《三國演義》第四四回:“今 曹操 驅眾南侵,和與戰(zhàn)二策,主公不能決,一聽於將軍?!?/p>
分訴
(1).辯解。 元 王仲文 《救孝子》第三折:“人命事不比其餘,若是沒清官,無良吏,教我對誰分訴。”《水滸傳》第五二回:“ 柴進 見來捉人,便出來説道:‘我同你們府里分訴去。’” 許地山 《歸途》:“他不容分訴,便把剃頭匠帶往西去。”
(2).訴說。 宋 晁補之 《惜奴嬌》詞:“漁火煙村,但觸目傷離緒。此情向阿誰分訴?”《京本通俗小說·西山一窟鬼》:“多情因甚相辜負,有輕拆輕離,向誰分訴?”《初刻拍案驚奇》卷十二:“女子情知不尷尲,落在套中,無處分訴,自此改名 蘇媛 ,做了娼妓了?!?/p>
佚名名句,掛金索二一首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